3月30日,河北內丘縣金店鎮韓郝莊村的蔬菜大棚里,田少微拿著一根塑料繩不停的給群眾比劃著,一大早她就進了棚,手把手教群眾怎樣給西紅柿吊繩。
從小在村里長大的田少微,大學畢業后把農村作為工作的起點,2011年10月她就任韓郝莊村大學生村官。
“剛出校門,到村里能干啥?”家人為她捏了一把汗,少微卻信心滿滿:“老百姓都很樸實,我只希望盡我所能,真心實意地為村里做點事!”
少微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初到韓郝莊,為方便群眾聯系,田少微設計制作了四百多張“便民服務卡”,上面有聯系方式、服務內容,她一戶不拉的走訪發放。
“有事兒隨時聯系我!”一句普通的話,讓鄉親們認識了田少微。之后的5年里,少微用自己的熱心和執著兌現著最初的這份承諾。
“有了這個服務卡,可方便了,辦理生育證、養老保險、新農合,俺都先打電話問問小田,她都能給俺說清,讓俺少跑冤枉路!”村民趙素英說。
近些年,韓郝莊村外出打工的村民特別多,村里有啥新變化,在外打工的人不能及時了解。針對這一情況,田少微申請了韓郝莊微信公眾號、建立了微信群、QQ之家,天天更新發布村里的新信息,凝聚了鄉情,方便了群眾。最近,村里正在辦理80—89周老人補貼,田少微在群里發布這一消息后,不少村民通過微信托她辦理。“小田在俺村就是方便,上次辦老人補貼申請,我讓孫子把我的照片和身份證號發給這閨女,她很快就幫我辦了……”提起田少微,89歲的韓振忠老人贊不絕口。
韓郝莊是省級貧困村,為了讓村里早一點摘掉“窮”帽子,從去年6月起,田少微和村干部一起跑部門、爭資金,經過大半年的不懈努力,終于爭取到了一個蔬菜大棚項目。
“開群眾代表會、帶村民外出學習、流轉土地、聯系農業專家、網上買資料……少微跑前跑后,每天工作量都很大,但她從沒喊過一聲累。少微給我們村帶來了新思路、新方法,給村里帶來了新活力!”村黨支部書記關增軍說。
如今,韓郝莊村已建成占地300多畝、150座大棚的西紅柿種植基地。大棚里,村民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育著秧苗,一株株西紅柿長勢喜人。
“村官職位小,卻是個大舞臺。”田少微說,“西紅柿6月份就要上市,我想幫村里把線上銷售也做起來,最近正忙著設計產品包裝,鄉親們能有更多的收益、生活得更美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田少微系2015年度河北省季度十例優秀村官、2016年邢臺市呂玉蘭式好村官)
(作者單位:河北內丘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