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文方幸福的一家。
在河北最北端的康巴諾爾草原,傳誦著一段美麗的佳話。今年27歲的山東沂蒙姑娘李文方,4年前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后,來到康保縣二號卜鄉喬士連村任大學生村官。期間,她和康保本地小伙、同為大學生村官的王雄飛相知、相愛,徹底留在了大草原,成了當地人津津樂道的一段佳話。
2008年,李文方以620分的高分從沂蒙山區考入中國農業大學,所學專業為公共管理專業。在大學里,她成績優秀,曾先后獲得中國農大“國家勵志獎學金”、“社會工作獎學金”、“第一屆道德模范”等榮譽。
2012年大學畢業前,有一家銀行向李文方伸出了橄欖枝。這時,她無意中聽說了康保縣到學校來招錄大學生村官的消息,就毫不猶豫地放棄了當白領的機會,報名當村官。通過層層選拔后,她如愿以償。
她去康保,家人都不看好。有一位親戚氣急了,甩下了一句狠話說:“聽說壩上的冬天可冷了,你將來千萬別后悔!”李文方笑了笑說,“我就是去短期鍛煉鍛煉,體驗一下生活的。不好我再回來!”
那一年,和李文方一起,中國農大一共有8位畢業生,踏上了開往張家口的“村官列車”。
她干公益,
組織師生為留守兒童過生日
剛到康保,藍天、白云、草原、風車……一切都讓李文方感到新鮮、開心。
到了村里,她把從北京帶來的高跟鞋、連衣裙收進柜子,穿上了和農民一樣的衣服,一起下地干活。很快,李文方就接到了二號卜鄉白土卜村一位花甲老人的求助,“你是城里來的大學生,見多識廣,幫幫我家孩子吧!”原來,老人的兒子考上大學后,患上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癥,家里因為貧困,交不起住院費,病情控制不住,學校讓小伙子休學回家。
李文方暗下決心,想辦法幫老人渡過難關。隨后,在鄉領導的支持下,李文方舉辦了一場愛心募捐,縣供電、移動等單位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籌集了善款15000余元,送到老人手中,為小伙子治病解了燃眉之急。
這件事給李文方很大觸動,從此,她便在公益為民的道路上,一發而不可收拾。
在鄉里,她積極組織、參加“情暖夕陽關愛老人”青年志愿者在行動、“關愛老人”法律援助等活動;在縣城,為康保草原風箏節、冰雪節、馬拉松賽事等大型活動提供志愿者服務,并因此獲得了“康保縣十佳青年志愿者”等榮譽。
不光自己干,李文方還拉著其他中國農大的校友一起干公益。利用周末、節假日為周邊鄉鎮的敬老院提供愛心服務,到周邊的中小學開展安全教育宣傳等。有一回,最讓李文方難忘,在屯墾鎮中心小學,他們與孩子們歡慶“六一”。聽說有5個留守兒童當天生日,他們買來了蛋糕,組織全校師生一起給他們過生日。其中,有個小女孩吃著蛋糕忽然哭了起來。原來,這是小女孩長這么大第一次吃生日蛋糕。
她搞服務,
3年堅持每天走家串戶
初到喬士連村,李文方便接到了1500畝膜下滴灌工程建設任務。任務陌生而艱巨,李文方就一次次跑縣水務局,向專家請教,一遍遍研讀相關書籍,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村民想法。那段時間,盡管每晚九點多才能吃飯,但她依然堅持坐在臺燈下總結一天的走訪心得,經常忙到深夜。就這樣,她寫下了2萬多字的走訪日記。后來這項惠民工程順利實施,2013年工程區1500畝土地同比增收40多萬元。
為了做好工作,李文方3年來堅持每天走家串戶,充當了政策宣傳員、材料撰寫員、矛盾調解員等多種角色,大到土地流轉、村道硬化,小到生態禁牧、解決鄰里糾紛,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她事無巨細,堅持把每項工作做細做實,在鄉親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并由此入選了2016“感動康保十大人物”。
當初,一起赴康保的8個人,考研、轉行、返鄉,已有3人離開了村官崗位。李文方說:“我也徘徊過、糾結過,但我最終還是選擇堅守夢想,用自己的雙手造福村民!”
她崇拜他,
共同的事業讓兩人走到一起
2012年6月,李文方參加全縣大學生村官經驗交流會。會上,滿德堂鄉李生寶村的大學生村官王雄飛做了個人經驗交流。王雄飛,2011年6月從湖北理工大學畢業后,回到李生寶村當村官。他運用大學學到的知識,帶領鄉親們建大棚,搞新型種養殖,幫助村里80%的貧困家庭脫掉了貧困帽。聽了他的交流,李文方很佩服王雄飛,“雄飛當村官比我早,他對農村工作有獨到的視角。”李文方說。
李文方暗下決心,要向王雄飛學習。于是,會后,她主動找到王雄飛,希望王雄飛能介紹一些農村工作經驗和村民致富門路。
倆人認識后,王雄飛就常利用休息時間到喬士連村,手把手教她干農活、做群眾工作。
時間一長,你來我往,李文方與王雄飛在相互的工作學習中產生了好感。
2013年11月,李文方與王雄飛喜結連理,共同步入婚姻殿堂。
2014年,他們的兒子王博出生了。
如今,兩人的小日子過得甜甜蜜蜜的,這段美麗的佳話還在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