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只有20%的人適合創業,適合創業的人之中只有5%的人適合當總經理。
敢于創業并且敢于讓比自己更適合的人當總經理,這種創業者成功機會更大。
第二條:時時思考,事事復盤,不要在同一類地方跌倒兩次。
大多數的錯誤是重復性錯誤,思考可以讓你比團隊更加胸有成竹。和團隊一起復盤,重新回憶、分析當初是如何思考、如何決策、如何一步步成功或者失敗的,這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第三條:要有堅強的神經和摧不垮的心理素質。
要做野地里賤養、放養的小紅鼠,不能做溫室里圈養的小白鼠。刮骨療毒、壯士斷腕,創始人必須有股子“對自己的狠勁兒”,有堅強的神經和摧不垮的心理素質,才能應對創業路上的千溝萬壑。
第四條:創業沒有劇本,學會擁抱變化。
作戰計劃再周詳,槍聲一響預案可能推翻,所以軍事上有一個詞叫“指揮官意圖”。創業路上,在堅持方向的同時,要學會理解和貫徹“指揮官意圖”,提交的商業計劃是一回事,實際經營應該主動根據市場反饋及時調整,適應變化。
第五條:早五分鐘行動,留三分力在手,隨時準備自救。
五分鐘就能決定戰斗的勝負,想好了馬上就動手,未雨綢繆是最有效的武器。牌再好也不要孤注一擲,不要寄希望于好運氣,永遠留有預備隊是拿破侖稱雄的絕招。不要指望他人能夠救你,隨時準備自救方能成功。
第六條:為謀生進行的創業大都是沒有價值的。
創業路上,日新月異自然好,關門大吉也不壞,最壞的情況是陷入死胡同了卻不斷投入資源苦苦維持。如果發現事情不可為,一定要敢于收手轉型。轉型不是失敗,為了維持的維持才是最大的失敗。今天我們看到的很多偉大企業都是轉型而來的。
第七條:廣闊天地才能大有作為。
很多創始人選擇自己會做的事去創業,這是自然的。但未必對,首先必須研究清楚你會做的是不是市場需要的,需求到底有多大。如果只是少數人在少數時候才會需要的,趁早別做,那叫概念不叫商品。如果是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情況下非需要不可的,那是創業機會。
第八條:不僅要想清楚怎么賺錢,還要想清楚怎么賺大錢。
企業的核心是賺錢的方式,即商業模式。企業要成功必須找到賺錢的模式,而且是簡單、可復制的模式。模式要簡單,只有簡單的方法才能夠被各級下屬所執行,要可復制是要求模式的投入產出必須算得過賬,投入必須能夠創造利潤。
第九條:先想明白準備怎么花錢再去要錢。
很多創始人總認為企業發展不起來是因為沒有錢,其實不然。很多時候,企業發展的瓶頸根本不是錢,解決了真正的瓶頸沒有融資一樣能夠前進。反之,如果自己沒有想清楚要錢做什么,怎么花,在見多識廣、眼光獨到的投資人那里也是融不來資金的。
第十條:原則問題必須第一時間明確表態。
和稀泥以及結論不明確是管理上的大忌,尤其是對于初創企業而言。何謂企業的價值觀?無外乎是非標準以及價值取向而已,如果創始人對于原則問題都沒有明確態度,企業的價值觀從何而來?即時地表態,和表態本身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