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留在城市工作,曾是許多大學生就業的首選。近些年來,隨著大學畢業生人數的劇增,就業壓力明顯增大。面對這種形勢,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愿意將到基層就業作為事業的起點,而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激發了大學生到基層就業的熱情。6月17日,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選擇基層 成就業新趨勢
黃穎是贛南師范學院科技學院應屆畢業生。前段時間,她報名參加了“三支一扶”招募考試。說起到基層就業,她充滿了期待。
黃穎說,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去大城市找工作,生活成本很高,倒不如先在基層待幾年,積累了工作經驗后再擇業。黃穎坦言,周圍有越來越多的同學已經轉變就業觀念,愿意到基層就業。她所在的班級大約三分之一的同學報考了“三支一扶”招募考試,還有一部分同學報考了鄉鎮公務員和“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
2008年7月,在廣州一家外資企業工作的陳景銘毅然辭職,回到贛州市參加村官考試。目前,他是寧都縣青塘鎮黨政辦主任。說起5年前的選擇,他一點也不后悔。他說,在基層工作,豐富了他的人生,磨煉了他的意志,相信有了在基層工作的經歷,今后的人生將更加多姿多彩。
6月17日,記者從贛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近兩年報考“三支一扶”的大學畢業生人數呈上升趨勢,去年有近萬人報考“三支一扶”,全市招募了395名大學生。今年報考的條件有所放寬,報考人數已超過1萬人,還有研究生報考“三支一扶”招募考試。該局市場科科長陳灝表示,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愿意到基層鍛煉,到基層就業已經成為大學生就業的新趨勢。
基層鍛煉 開創一片天地
2009年7月,廖慧蘭大學畢業后參加了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考試,成為贛縣江口鎮旱塘村一名村官。剛到江口鎮旱塘村時,面對陌生的環境,她很快找到了工作切入點,每天騎著一輛自行車下村工作,與農民一起下田干活,了解農民所需所想,還開辦了保潔公司整治農村衛生,讓旱塘村更加衛生整潔。2012年,我省從優秀大學生村官中公開選拔了100名副科級干部,廖慧蘭脫穎而出,成為贛縣王母渡鎮綜合治理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廖慧蘭坦言,基層是個大舞臺,大學生在基層也可實現人生夢想。
在廖慧蘭的母校贛南師范學院,為鼓勵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每年5月該校都會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主題教育活動,重點圍繞“西部計劃”“村官計劃”“特崗教師”“三支一扶”“鄉鎮公務員”等基層就業項目,開展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基層就業項目政策宣講、畢業生基層就業規劃、基層就業招考培訓等主題活動,以此進一步營造畢業生面向基層實現就業的濃厚氛圍,積極推動畢業生就業工作。
贛南師范學院招生就業處潘亮表示,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就業也可開創一片新天地。去年,贛南師范學院約有10%的應屆畢業生在基層實現就業。國家鼓勵大學生下基層就業,大學生所學的知識有了用武之地,也為農村基層組織注入了新生力量,可謂雙贏。
優惠政策 激發下鄉熱情
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激發了大學生到基層就業的熱情。近年來,有關部委組織實施了4個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專門項目,包括“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大學畢業生在基層服務期滿后將享受一系列優惠政策,如報考碩士研究生初試總分加10分;每年從省公務員考錄計劃中拿出一定比例,面向服務期滿的項目人員定向考錄等。
贛州市勞動就業局一工作人員表示,贛州市對參加過基層就業服務的大學畢業生,在公務員考錄和事業單位招聘時實行同等條件優先錄用和聘用。市級機關考錄公務員,進一步加大了對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大學畢業生的招考比例。
自2008年開始,我省連續5年開展了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考試。5年來,全市共選聘大學生村官1307名。同時,贛州市建立和完善大學生村官選拔使用機制,定期從大學生村官中選拔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目前,全市已有34名大學生村官經過公開選拔成為副科級干部,有19名公開選拔為省選調生。
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激發了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熱情。近兩年,贛州市大學生報考村官的人數呈倍增趨勢,僅去年就有近3000名大學畢業生報考村官。
此外,贛州市這3年來已拿出了230個公務員職位,定向考錄大學生村官等具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大學畢業生。目前,大學畢業生成了鄉鎮干部的主力軍,其中有一部分人擔任了鄉鎮新村辦、民政所、團委、婦聯等部門、單位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