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烈日炎炎,唐縣仁厚鎮山南莊村大學生村官馬躍文和村干部不畏酷暑,一起商討著特色種植示范園、打井、修路項目。
山南莊村位于唐縣城北鐘鳴山腳下,因村內有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而聞名中外。
2011年10月,33歲的馬躍文從北京科技大學哲學碩士研究生畢業,通過選聘成為山南莊村一名大學生村官。和其他大學生村官相比,馬躍文最明顯的特點是學歷高、工作經歷多、能力強。近五年來,他心在村里,村在心中,與鎮村干部一起,灑下一路汗水,收獲幸福快樂。
要想富,先修路。馬躍文作為村黨支部副書記先后協助完成京昆高速公路兩側通道綠化租地、山南莊至東顯口公路拓寬征地和保阜路拓寬征租地等工作。與村干部一起,對農耕林果采摘區至紅眼溝1900多米的道路進行硬化,打造特色種植運輸快速通道。馬躍文還積極與鎮村干部一起做好村內中心大街及村南道路改造工作。目前,合計2000多米的兩條道路基本完成。村莊道路的硬化和交通對接,大大便利了村民的生產生活。
為引領村民致富,馬躍文積極協助村干部動員群眾,整合土地,規范村北100畝的核桃和70畝的大洼溝特色種植兩個示范基地。為轉變傳統種植方式,馬躍文與村干部一起幫助村民進行品種改良,統一購置薄皮核桃優良品種,加強培訓指導,提高村民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建設核桃基地2000畝,特色產業發展成效明顯。
2013年以來,馬躍文走遍山南莊每一個角落,并在74歲退休教師王立秋的幫助下,精心繪制村莊地形圖,記錄了鐘鳴山、廟爾溝、紅眼溝等70多個村域地名。他還立足保護村莊傳統文化,弘揚孝文化,支持重振村莊傳統戲曲大秧歌,更新村志,編寫了村莊發展史。
2014年,山南莊村“兩個代辦”便民服務室啟動。為了讓群眾少跑腿,馬躍文作為代辦員,經常主動為群眾上門服務提供代辦,熱心為村民代寫證明信、復印材料,把溫暖送到群眾身邊。兩年多來,他往返于村、鎮、縣直有關部門,為群眾上門服務代辦120余件。
2015年,唐縣打造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黨建示范區,山南莊村作為一個示范點,被列入市級精品黨建示范村進行創建。馬躍文深入調研,依托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這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村莊特色資源,因地制宜,多措并舉,大力弘揚白求恩精神,打造“紅色旅游、綠色生態、教育中心”三位一體的精品黨建示范村。他還立足村莊整體規劃,將“小村莊,大旅游”的工作思路貫穿其中,通過道路硬化等多種措施把村莊周邊的多種特色資源綜合統籌,幫助村民謀劃特色富民產業,促進村民增收,助力村莊發展。
由于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工作成績突出,馬躍文先后被評為“唐縣2014年度道德模范”“2014年保定好人”“2014年唐縣優秀黨務工作者”“2010-2014年唐縣勞動模范”“2015年唐縣首屆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等10多個縣市級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