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作出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大部署;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積極貢獻。江西宜春市大學生村官聯合會作為實現大學生村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社會組織,黨組織如何發揮在引領這一社會組織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凝聚大學生村官力量,激發干事創業熱情,搞好管理服務中的作用,宜春市進行了有益探索與實踐。大學生村官聯合會黨支部成立一年多來,在黨支部的引領下,依托聯合會這一平臺,在服務全市大學生村官、推進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開展社會公益活動等方面積極作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健全組織體系,選優配強支部班子。
宜春市大學生村官聯合會的組織架構是在市里設聯合會及辦公室,10個縣(市、區)設分會,聯合會指導各分會工作。聯合會成立后,黨組織也及時跟進,建立與之相匹配的組織體系,成立了大學生村官聯合會黨支部,隸屬市直機關工委,黨支部下設10個黨小組,每個分會為1個黨小組。支委的產生,由大學生村官主管部門從大學生村官中擇優提出10名支委候選人選,并在聯合會理事中投票推薦5名正式人選,最后召開黨員理事大會差額選舉出4名支委,再從支委中選舉書記、副書記。當選的4名支委,都是大學生村官中的優秀人才,如:當選為支部書記的謝文家,系2011年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大學生村官聯合會副會長,創辦了自己的企業——贛鴻園林有限公司,曾兩度參加由團中央主辦的“中國夢——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宣講團在全國巡回演講。黨小組長由支部從所在地大學生村官中確定一人擔任,黨小組長在分會工作中起主導作用。支部成立一年多來,聯合會成員中提交入黨申請書的有182人,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有167人,成為預備黨員的有85人。
注重培養鍛煉,打造過硬骨干力量。
黨組織服務功能的提升和發揮,離不開一大批具有過硬本領的黨員骨干。大學生村官自身素質良好,他們學歷高、年輕有激情、接受新事物快,但是缺乏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專業知識、帶頭創業富民的專業技能。黨支部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專題技能培訓,努力提高大學生村官服務本領。通過爭取政策扶持,聯合市就業局在全市10個縣(市、區)推廣SYB創業培訓課程,為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全市受訓大學生村官達509人次。在主管部門的支持下,每年選派表現優秀、有創業愿望的大學生村官參加由中組部、農業部聯合舉辦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班,全市已有26名大學生村官參訓。大力創建大學生村官創業培訓示范基地。去年建成的宜春市大學生村官藍莓種植培訓基地、宜春市明月山農產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兩個市級示范培訓基地,共培訓有創業愿望的大學生村官800余人次。在這些參訓的當中,不少人學會了技術、創辦了企業,成為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奉新縣赤田鎮的大學生村官方月萍,利用培訓所學,帶頭創建了春曉優質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553戶社員種植水稻6125畝,實現年銷售和服務性收入730余萬元,平均每戶增收4360元。方月萍也兩度被推薦為央視尋找“最美村官”候選人。此外,黨支部通過組織大學生村官參與一些重大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增強服務本領。2013年11月,由中組部和農業部聯合主辦的全國大學生村官創業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宜春舉行,來自全國17個省市的代表共百余人參會,會務后勤接待工作全部由大學生村官承擔。他們優異的表現,得到了中組部、農業部領導的高度評價和與會來賓的廣泛贊譽,大學生村官們也從中得到了歷煉,提升了服務意識。
搭建服務平臺,不斷豐富服務內容。
聯合會黨支部圍繞大學生村官多樣化需求,搭建起多種服務平臺,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開展服務。一是創建交流展示平臺。創辦了內部交流刊物《宜春大學生村官》、官方網站“宜春大學生村官網”以及手機服務平臺“干群通”、QQ群、微信等服務載體,為全市大學生村官提供多種溝通交流、自我展示的平臺。尤其是《宜春大學生村官》雜志,內容豐富,印刷精美,已成為社會各屆了解大學生村官工作的一扇窗口。二是打造創業服務平臺。引入由團中央發起的YBC(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項目,在聯合會設立宜春YBC辦,通過申報YBC項目,為有創業需求的大學生村官提供“一對一”創業導師輔導和5萬元無息、無抵押、無擔保的小額貸款。目前,全市已成功申報83個創業項目,獲取創業資金415萬元。三是建立公益活動平臺。在黨支部的倡導下,依托聯合會,組織大學生村官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公益活動。今年元宵節當天,黨支部組織20多名大學生村官來到明月山洪江鄉敬老院,為孤寡老人打掃衛生、煮湯圓,陪老人們共度佳節;不久前,云南魯甸發生6.5級地震,又組織了“情系魯甸、愛心義賣”活動,10個分會同時響應,為災區募集善款9.3萬余元。去年以來,全市共組織開展社會公益活動42場次。四是完善服務場所功能。在市政府的支持下,聯合會黨支部在城區有了固定活動場所,除承擔辦公、會議、黨員活動等功能外,為方便各地大學生村官進城辦事,還增設了廚房、休息室。在這里,大學生村官有口熱飯吃,有個簡易的床可以休息,大學生村官都把這里當成了“家”。
著眼規范長效,建立健全制度機制。
為使大學生村官聯合會的工作形成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由聯合會黨支部主導,推動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制度機制。一是健全了組織機構。聯合會下設秘書處、宣傳聯絡部、活動策劃部、財務與資產管理部、創業培訓部、新農村建設規劃部共六個部門,各部門各司其職,信息互通,枝葉相持。同時,對條件具備的分會,要求建立與聯合會相對應的組織機構,以保證聯合會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二是建立了規章制度。聯合會一成立,就建立了《宜春市大學生村官聯合會章程》、《宜春市大學生村官聯合會財務管理制度》;支部成立后,又建立了《黨支部組織生活制度》、《黨支部發展黨員制度》、《黨支部黨風廉政制度》等制度,使聯合會各項工作在黨支部的引領下蓬勃開展。三是完善了有關政策。在黨支部的倡導下,今年3月召開了“全市扶持大學生村官創業座談會”,在此基礎上,市委基層辦聯合八家金融機構共同出臺了《宜春市大學生村官創業貸款實施辦法》。目前,宜春市大學生村官創業資金互助合作社正在積極籌備中。創業資金互助合作社一旦成立,將有效解決大學生村官在創業資金上的困難。
加強正面宣傳,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這些年來,宜春市加大了對大學生村官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這其中有被國務院授予“創業先進個人”稱號、農業部授予“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稱號的孫蔚;有放棄上海戶口、扎根基層創辦優質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兩度被推薦為央視尋找“最美村官”候選人的方月萍;有兩次參加由團中央主辦的“中國夢——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宣講團在全國巡回演講的謝文家,他們已成為宜春大學生村官的代言人。宜春市大學生村官工作,得到了上級組織部門的高度評價,得到了廣大基層黨員群眾的認可。目前,全市有14人被評為省級優秀大學生村官,有69人被評為市級優秀大學生村官。宜春大學生村官的美譽度在大大提升的同時,也向社會傳遞著正能量,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忠實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們把青春揮灑在廣袤的田野上,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奮力拼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