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奉新縣把大學生村官培育工作作為重頭戲來抓,創造便利條件,創新服務機制,精心巧妙搭臺,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順利成才,取得了明顯成效。
制度落地搭平臺。該縣通過建立一系列學習、交流、幫帶等制度,不斷提升大學生村官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為更好地服務農村奠定基礎。一是搭好學習平臺。把大學生村官列入每年的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在縣(鄉)黨校開設主題培訓班,對大學生村官進行集中培訓,僅去年,全縣共舉辦崗前培訓班3期,培訓大學生村官78人次;同時依托職業培訓中心、產業基地等培育主陣地,每年對大學生村官進行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二是搭好交流平臺。創立了宜春大學生村官聯合會奉新分會,通過開展聯誼會、到大學生村官任職村調研指導、建立一個村官QQ群、編撰《大學生村官簡報》,為村官學習交流提供平臺,讓新老村官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三是搭好幫帶平臺。建立縣、鄉(鎮)和村領導干部與大學生村官結對幫帶制度,及時了解大學生村官的思想動態,面對面傳授農村工作經驗,手把手幫助他們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
廣泛歷練搭舞臺。該縣積極拓寬鍛煉渠道,通過交任務、壓擔子、做義工的形式,讓大學生村官在接受實踐檢驗和打磨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實際工作水平。一是交任務。對到任的大學生村官原則上安排擔任村支書(村主任)助理職務,明確其8項職責,使其盡快成長起來。二是壓擔子。建立在崗大學生信息庫,根據每名大學生村官的優勢和特長,有針對性地把大學生村官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三是做義工。由大學生村官自愿申報,成立了一支由44人組成的大學生村官志愿者隊伍,每年組織開展1次以上志愿服務,以進一步激發大學生村官的服務熱情,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
引領扶持搭擂臺。首先,積極倡導大學生村官領辦基層黨務工作,鍛煉他們的組織管理能力。仰山鄉西源村主任助理李龍憑借在大學期間有策劃大型活動的經驗,上任后全程協助支部書記開展民主評議黨員、處置不合格黨員工作,其工作得到了黨員群眾的一致認可。此后,他從事黨務工作的信心增強了,干事勁頭也更足了。其次,建立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引導大學生村官領辦產業帶富群眾。赤田鎮赤田村支部副書記方月萍在水稻種植創業基地實踐體驗后,下定了創業決心。2013年,她組建了春曉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了553戶農民入社,全年實現收入300余萬元,帶動入社農戶每畝增收400元,方月萍因此榮獲省優秀大學生村官稱號,并入圍中央電視臺“尋找最美村官”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