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和支持大學生村官創業和帶動農民致富,贛縣區對領辦產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等創業的大學生村官,出臺了貸款貼息、創業培訓等扶持政策,為創業大學生村官營造了寬松的政策環境,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在合作社中的作用。
一是結合實際下派。由鄉鎮黨委負責,搭建起大學生村官與農村合作社雙向選擇的橋梁紐帶。對有條件、有意愿的大學生村官領辦或聯系一個合作社,到合作社兼職;對合作社亟需的人才從村官資源庫中擇優選聘,協助合作社發展。同時,對無合作社或領辦、創辦條件不成熟的村,不搞一刀切,不要求一律下派。
二是加強工作考核。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文化高、信息多、思路寬的優勢,明確其在聯系合作社中的工作職責,把規范內部規章制度建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創新經營模式等列為主要職責,建立合理的考核獎勵機制,對工作表現突出及成效明顯的,在年度考核中給予加分,或從精神上和物質上給予適當獎勵。
三是強化業務培訓。充分利用“農業產業專家+鄉村致富能手+遠程教育端口”三位一體培訓模式,組織大學生村官參加創業培訓,加強大學生村官的在合作社管理方面的業務培訓,強化其業務知識更新,提高在合作社中的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
如該區三江村村官盧意萍子在聯系領辦網箱養魚合作社后,積極協助做好農戶與客商的牽線工作、組織養魚專家傳經授課等,使該村網箱養魚成為庫區移民致富的主導產業,更是把三江村打造成全市的商品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