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自治區政協幫我們安排好了一切。我從沒想過,可以這么近距離地感觸高科技,也從沒意識到時代發展得這么快。回去后我們要好好學習新事物,不辜負政協的這次培訓。”5月26日,在結束為期7天的學習后,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開外孜力克村黨支部副書記賽買提·艾海提感慨說。
烏魯木齊市安居社區、天山天池、自治區博物館、新疆科技館、農牧業合作社、昌吉農業博覽園……短短的7天學習、座談和現場觀摩,讓自治區政協“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住村工作組6個村的18名村干部大開眼見。
5月6日,自治區政協召開“訪惠聚”活動第一批住村骨干座談會,自治區政協主席努爾蘭·阿不都滿金提出,為了讓村干部們直觀感受自治區成立6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更好地凝聚起感恩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的強大力量,邀請政協機關派住工作組6個村的村干部來烏魯木齊學習。5月20日,18名村干部從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啟程來到烏魯木齊。
“原來世界這么美”
整潔的街道、布局有序的建筑……置身于烏魯木齊這座現代化的大都市,村干部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太美了”。
5月21日中午,剛下火車,村干部們就不時地問工作人員:“下午我們就開始培訓?”“明天我們要去哪?”一夜的行程并沒有讓他們感到疲憊。
烏魯木齊市安居社區是村干部們參觀學習的首站。22日清早,村干部一進社區,就被整潔干凈的環境所吸引。
在社區工作人員帶領下,村干部參觀了社區建設,還了解了社區的管理制度。
“社區的團員有多少?黨員有多少?”“你們一周學習幾次?”“你們為孩子開展什么活動?”在會議室,還沒等工作人員介紹,村干部就開始提問。
來自恰江村的村代會主任艾山·斯馬衣說:“我們了解到,安居社區經常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組織老黨員和孩子到閱覽室,通過‘老帶少’,促進孩子學習。我覺得這種形式特別好,回去后我也想學習他們開展這樣的活動。”
得知還要去參觀自治區博物館和新疆科技館,村干部們非常興奮。23日一大早,村干部們就在賓館門口集合,等待出發。
在自治區博物館,村干部們在每一件展品前駐足觀賞。聽著講解員精彩生動的講解,他們或用筆記錄下來,或用相機拍下來。博物館內一個個真實的歷史圖片,一件件珍藏的物品,深深吸引了每一位村干部。他們為新疆厚重的文化底蘊、絢麗多彩的多民族文化以及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而自豪。
來自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政府黨建辦主任熱合曼·阿吾提在“藍色艾德萊斯綢”展柜前凝望了許久說:“你看這個艾德萊斯多漂亮!我們維吾爾族自古以來就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們喜歡靚麗的顏色,黑袍不是我們的傳統服飾。回去后我要把我看到的告訴鄉親們,讓更多人穿上美麗的服飾。”
從村干部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展柜中大量的圖文以及各個時代的陶器、玉器等珍藏品,讓村干部們享受了一場難得的文化盛宴。
葉爾坎買里斯村的村代會主任阿依夏木姑·阿布都熱西提這幾天一直沉醉其中。她說:“培訓期間,自治區政協得知我們想去天池,就立刻作了安排。到了天池,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山上的每一處空地都種著樹,非常漂亮,我們村里都是光禿禿的。回去后,我們也要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
“我們要把這些‘精彩’帶回去”
在新疆科技館,看到很多小朋友在展廳里體驗著各種先進科技時,來自馬依倉村的黨支部副書記吾拉音江·阿布都熱西提按捺不住了。拍照、錄像,他感慨道:“要是我們村里的孩子也能來體驗一下就好了!我只好拍一些照片,回去給孩子們看。現在黨的政策這么好,相信孩子們一定有機會!”
在科技館講解員的引導下,村干部們先后參觀了人類智慧、生命奧秘、少兒科技樂園等展廳,還觀看了5D影院。講解員介紹科普知識時,村干部們眼睛緊緊相隨,生怕錯過科技館的每一個細節。提問、動手操作,村干部們體驗著科技樂趣。
在“泡泡世界”展品前,聽完講解員講解后,一名村干部走到儀器中間,用手一拉,身邊一下出現許多氣泡,大家都覺得很神奇。
給村干部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不止這些,開外孜力克村的團支部書記阿布都賽買提·阿布力克木說:“新疆帕爾拉克地毯廠的負責人告訴我,他們廠的員工大多是來自南疆各地州的年輕人,只要勤奮肯干,都可以成為獨擋一面的技術骨干。我聽后很受鼓舞。”
“特別是看到地毯廠那些年輕的身影,我特有感觸,我們村有200多名年輕人,我回去后會分批次召集他們,告訴他們這邊的情況,鼓勵更多的年輕人走出家門,將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出來,讓他們知道只要努力就可以發家致富。”阿布都賽買提·阿布力克木高興地說:“我已經把地毯廠的聯系方式記下來了。”
土地是農民生存的基礎,為了讓村民學會如何通過種地致富,自治區政協將此次培訓的最后一站安排到了昌吉農業博覽園。
在昌吉農業博覽園,村干部們先后參觀了百花園、成果展示館等場館,看到了生長在南方的香蕉樹、木瓜樹,了解了蔬菜種植的要點。
作為致富能手的吉格代力克巴格村黨支部副書記阿不力克木·阿布迪瓦衣提在思考:“我們村里每戶都有土地,為什么我們沒有這么好的收益,我覺得關鍵還是理念問題。我回去要把這邊的新理念、新技術講給村民,帶領村民勤勞致富。”
展示館的另一頭,庫如克鐵熱克村的村委會主任買買提依明·玉素音手捧著西紅柿仔細端詳著,久久不愿放開:“我們這代人就吃了缺技術的虧,一定要讓孩子們好好讀書,多學技術。”
“感謝自治區政協為我們打開世界之窗”
7天的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談起這7天的經歷,村干部們有說不完的感受,道不盡的感謝。
來自吉格代力克巴格村的婦女主任熱孜宛古麗·蘇皮說:“真的很感謝自治區政協給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它給我帶來了太多的震撼,特別是每到一個點,我看到里面都是少數民族和漢族一起工作,我深深體會到‘三個離不開’的含義,我回去后要教育大家加強民族團結,各民族要心連心。”
阿依夏木姑·阿布都熱西提是葉爾坎買里斯村的大學生村官。她說,自治區政協為我們安排的每一個點都很有意義,我們以前意識不到的、做不到的,通過對這些點的參觀學習都有了一個大概了解。每一個點都有學不完的知識,我要把這些帶回去講給村民聽。
培訓期間,巴楚縣委副書記張永剛利用到烏魯木齊出差的時間,看望了18名村干部。張永剛說:“自治區政協為大家提供了這么好的機會,你們回去一定要好好宣傳,把你們看到的、學到的給你們的親人、朋友好好講講,用行動來回饋自治區政協對你們的關懷。”
自治區政協辦公廳副主任關鋒說,我們是兄弟是親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不用感謝,我們的感情會越來越深,我們的友誼會持續下去,不管有什么事,打電話給我們,我們要團結一心,把農村的建設搞上去,共同感恩黨,感恩偉大祖國。
5月26日,18名村干部乘坐列車離開烏魯木齊。對于烏魯木齊來說,這趟列車送走了一群質樸可愛的客人,但對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來說,帶去的卻是發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