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解決大學生村官實際工作經驗不足、交流學習途徑不暢、主動創業意識不強、成長發展思路不明、基層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進一步激發大學生村官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著力搭建大學生村官成長成才和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平臺,圭山鎮黨委結合推進“兩學一做”教育學習常態化制度化和大學生村官連排班管理工作,以“村官輪流村村講”、“村官講給村民聽”形式在全體大學生村官中每月開展一次“大學生村官流動講壇”活動。
做好“一個表率”
為了開好頭、起好步,切實提高講壇發言水平和開展效果,通過組織召開座談會、親自授課講解等形式,鎮黨委副書記與大學生村官一起探討如何組織好、開展好這次活動,認真征求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并多次從講壇的目的意義、方法步驟以及發言技巧、講稿寫作等方面進行說明和講解,認真分析當前村子急需解決的重點、熱點課題,讓大家提高了認識,明確了思路,增強了參與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建立“兩項制度”
一是建立督查指導聯系點制度,包點負責人不定期對村委會組織開展情況和村官的參與表現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并從審稿、培訓等環節進行全程跟蹤指導。二是建立考核獎懲制度,對活動開展不起來、組織不力、無故不參加活動的村黨總支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嚴重者取消當年村官評優資格;對組織得力、開展有序的村黨總支在鎮對村考核時作為加分的依據。
緊扣“三個環節”
一是確定主題和形式。活動實行壇主日常負責制,每期講壇結束后根據下一個演講村黨總支實際情況精選演講內容,做到切實服務農村群眾,在開展前7天確定并告知參加人及講演村黨總支。二是認真審核講稿。大學生村官根據主題要求,多方收集素材,理性思考分析,形成文字講稿,由鎮組織辦進行審核把關。三是現場評議。由有鎮組織辦組織評委組,采取“十分制”的評選辦法,對每位發言人現場進行打分,評出最佳壇主和最佳發言人。
通過開設“流動講壇”,大學生村官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新農村建設這塊廣闊的天地里,展現出當代大學生村干部的風采,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