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理州“三個創新”舉辦了大學生村官能力提升培訓班,對來自12縣市的100名大學生村官骨干進行培訓,增強了大學生村官在基層建功立業的信心,提升了服務基層的真本事,為大學生村官在基層干事創業“補能充電”。
創新課程設計。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安排了理想信念、“連排班”軍事訓練、農業農村知識、基層黨建、“互聯網+”、脫貧攻堅、大學生村官政策解讀等專題培訓和講座,組織觀看電影《焦裕祿》,上了1次黨課,重溫入黨誓詞,接受紅色傳承現場教學,參觀紅軍長征過大理陳列館,做到“對癥下藥”提高駐村工作能力,同時通過追尋紅色記憶,堅定理想信念,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創新交流形式。除專題講座和學習輔導采用教師授課外,其余全部采用自由討論的形式進行,并成功舉辦了第二屆大村生村官論壇,參訓學員圍繞基層黨建、脫貧攻堅、民族團結、洱海保護等工作,對如何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隊伍作用面對面進行溝通交流。同時建立了大理州大學生村官微信工作交流群,大學生村官可以通過線上形式進行交流,打破了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形成全天候、立體式、跨地域的長效交流模式。
創新教學管理。大膽改變常規管理模式,變“管理學員”為“學員管理”,在參訓大學生村官隊伍中設立了1個排、6個班,并組建了班委會,同時成立了宣傳組、文體組、紀律組,目的是以大學生村官自主管理為中心,以排班管理和班委會作用發揮為載體,提高大學生村官組織協調能力和綜合素質。從培訓班整體的紀律維護、分班研討、文體晚會組織、培訓過程掌上直播等成效和反響來看,大學生村官自主管理作用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