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戶調查
她,曾經是一名打工者;她,曾經毫無工作經驗只有滿腔熱情。如今,她用自己實實在在的工作,贏得了群眾的信賴,真正的蛻變成為一個以農民為親人,時刻把農民的疾苦、冷暖放心間的基層工作者。她,就是巧家縣大寨鎮小寨村大學生村官高欣。
高欣,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大寨鎮小寨村大學生村官,2014年選聘到村。3年來,她風里來雨里去,想方設法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促進當地群眾致富而努力;她用一己微薄之力發動社會募捐幫助困難群眾;她融入群眾隊伍,推動村級精神文明建設。
因為她認真履職、表現優秀,今年9月初,在小寨村婦聯改革工作會中,當選小寨村婦聯執行委員會副主席。
掛鉤聯系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為村級經濟發展做貢獻
在高欣駐村的小寨村,有一家秉承發展本地經濟,造福當地村民理念而成立的小寨村鴻碩金絲棗農業合作社。因為高欣懂電腦技術,思維靈活,想法新穎,小寨村村支書便安排她去協助合作社負責人做好農業合作社各項工作。期間,高欣了解到合作社缺乏發展資金的問題急需得到解決,于是她積極聯系村委會和鎮分管領導,與合作社負責人到縣城開發票、認真準備經費報銷材料等,后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為農業合作社申請到了一萬元的專項發展資金。
為了讓金絲棗有更多銷路,高欣決定學當“店主”,她利用休息時間上網學習開淘寶店的相關規定并學習各類網絡營知識、技巧,現在,高欣已成功注冊申請了淘寶店,希望等到農產品上市之時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如今,小寨村鴻碩金絲棗農業合作社金絲棗產業逐漸發展起來了,種植面積也由十多畝發展到五十多畝。隨著金絲棗樹苗逐漸長大,掛果越來越多,未來小寨村金絲棗的產量會逐年增長,將會為村民帶來更多收入。
關愛貧困群眾,發放捐贈物品
家住小寨村青崗林村民小組的蔣開洪,早年曾與妻子到西雙版納打工,妻子在西雙版納為他生下女兒蔣先琴和兒子蔣貴仙。后來,蔣開洪妻子去世,他帶著蔣貴仙回到家鄉,蔣先琴在西雙版納嫁人為妻。但2015年8月,蔣開洪病死于家中,留下11歲啞巴、智力低下的蔣貴仙。蔣貴仙成了孤兒,他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西雙版納的姐姐。后來村委會聯系到蔣先琴,希望她能回來照顧蔣貴仙。但蔣先琴在西雙版納只是一個普通的打工者,家里每個月的開支都緊巴巴的,要維持好自己的家庭又照顧好蔣貴仙真的是難上加難。
高欣知道后,很同情蔣貴仙一家的遭遇,于是把事情原委整理發到村官群里。在經過村官群的積極轉發后,事情有了轉機,高欣接到了一個從浙江打來的電話,一位姓黃的女士表示愿意捐助這對兄妹,并且從浙江為蔣貴仙寄來了冬衣、被子等。高欣所盡的綿薄之力讓蔣先琴和弟弟渡過了暫時的難關,如今,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幫助,蔣貴仙已能支撐起自己和弟弟的生活。
至此之后,高欣開始以一己之力投身公益,通過宣傳,2016年,又有兩位浙江愛心人士給困難群眾寄來了兩箱過冬物品,包括棉衣、褲子、毛毯、皮靴等。每次收到捐贈物品后,高欣立即把物品分發給貧困群眾,并及時把發放情況報告捐贈者,并代表群眾向捐贈者表達誠摯感謝。
搞好文娛活動,推動村級精神文明建設
剛到小寨村時,高欣看到村民們閑暇時間都只是在路邊散散步,或者是三五成群說笑聊天,沒有娛樂活動。而如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高欣向村委會提出了組織村民們開展跳廣場舞的活動的想法,后來在村委會的贊同和支持下,高欣組織的廣場舞隊申請到了購買音響設備、樂器、舞蹈道具等物品的經費。為此,高欣還每天抽出時間在網上學習舞蹈動作,成了廣場舞領舞者。就這樣,越來越多的群眾聚集到了村級活動中心,音樂聲越來越歡快,廣場舞隊伍越來越大,群眾們的身體越來越健康了,大家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了。
“我很慶幸來到小寨村,在這里深切體會了基層勞動者的辛苦,見證了小寨村的發展,能夠在基層發揮自己的光和熱是我最值得驕傲的事情。”高欣這樣對筆者說道。(作者為:云南省大寨鎮小田村村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