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華(左)為貧困戶發紅利
10月28日下午2點,云南省大理州彌渡縣密祉鎮蓮峰村村委會門前好不熱鬧。“你家產量怎么樣”“賣了多少啊”……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
原來,該村的4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將在這里舉行紅雪梨電商扶貧分紅儀式。早早準備好分紅花名冊和現金的大學生村官李徳華正在進行最后核對。
2015年,從大理大學畢業的李徳華,看到家鄉招聘大學生村官的公告就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回到兒時成長的地方工作,不僅得到了父母的支持,鄉親們也像待自家孩子似的支持李徳華。
蓮峰村共有1105戶,4019人,建檔立卡的370戶貧困戶中,至今還有43戶未脫貧。如何帶動這些貧困戶盡快脫貧,是李徳華一直探究的問題。
李徳華發現,離村四五公里的梨山種滿紅雪梨。生長在海拔2000多米的太極山麓的紅雪梨,果大、色艷、汁多,但成熟后的紅雪梨仍有一絲酸味,不符合大眾的口味,市場銷售不太理想,所以鄉親們平時疏于管理。可李德華覺得紅雪梨是一塊“璞玉”,只要雕琢得當,就能為村民們帶來更多收益。
很快,契機來了。2016年2月,彌渡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陳良海到蓮峰村任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李徳華打算在紅雪梨上做文章的想法與陳良海不謀而合。經多次商討,達成一致意見,以高于市場價向建檔立卡貧困戶收購紅雪梨,統一品牌和包裝后,通過網絡賣向全國,幫助貧困戶拓寬市場。
今年,紅雪梨電商扶貧項目更加完善,不僅包裝升級換代,對于梨的品相要求更嚴,單個梨400克左右、形狀好、表皮光滑等。除了淘寶店,還增開了微店,7月3日開始預售,10月5日正式發貨。為了保障梨農的收益,今年的收購價是當地市場價的2倍。
57歲的貧困戶歐陽良夫妻4年前經歷了喪子之痛,如今女兒已出嫁,和70多歲的老母親一起生活。一家三口的主要經濟來源是4畝水田和4畝梨樹,年人均純收入只有1500元。去年參與紅雪梨電商銷售嘗到甜頭后,今年又加種了4畝。當600斤紅雪梨被高價收購后,歐陽良高興地說:“以前拉一車梨到縣城賣,耽擱時間不說,除去路費、伙食費,只能落幾百元。如今,不僅在家門口就能賣掉,價格還這么高,真是想都想不到啊。”李徳華告訴記者:“截至目前,電商平臺已經銷售了3.2萬斤紅雪梨。除去包裝、運輸等成本,保守估計利潤有四五萬元。”
10月27日,正在收繳新農合費用的李徳華得知,貧困戶歐陽汝貴繳費有困難,便將情況匯報給扶貧工作隊長和村書記。大家商定,用電商平臺盈利幫助無力繳納新農合費用的貧困戶繳費,剩下的利潤作為紅利發給43戶未脫貧的貧困戶。
10月28日,當在場的貧困戶得知每戶有1050元分紅時都驚呆了,尤其是25戶沒有參與電商銷售的貧困戶,年過六旬的李相芹大娘就是其中之一。李大娘和上初中的孫女相依為命,靠著低保過日子。第一個被叫到名字的她,并沒有立即伸手拿錢,而是向工作人員深深地鞠了一躬,嘴里念叨著:“真的太感謝你們了,謝謝,謝謝……”面對淳樸的李大娘,李德華內心感慨不已,暗下決心:密祉鎮還有核桃、車厘子、松茸等好東西,等著走出深山,走進大市場,未來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