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點一:日前,四川傳媒學院院長馬洪奎為2006屆畢業生、現任北川縣陳家壩鄉平溝村黨支部書記的大學生村官肖琳頒發了“學院優秀校友”燙金證書。這是該校創辦17年來在2萬多名畢業生中,評選出的第5位優秀校友。
新聞熱點二:云南魯甸6.5級地震發生之后,在受災較為嚴重的巧家縣地區90名全部在崗大學生村官勇于發揮年輕優勢,積極奉獻自身愛心,沉著、冷靜地投入到抗震救災搶險工作中,用實際行動營造大學生村官群體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良好氛圍。
在很多高校畢業生向大城市蜂擁而去的今天,看到自己的同伴們讓“明天母校以我為傲”烙印在優秀校友的花名冊上,目睹自己的同伴們敏捷地穿梭于地震災區的廢墟瓦礫之間,內心油然而生一種莫名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盡管大學生村官身單勢弱,但這個群體有理想、肯奉獻,在這個功利化趨向明顯的年代愿意把青春揮灑在基層。至少我認為,這折射出了大學生村官正履行著肩負一份今天的擔當、懷揣一腔明天的使命的時代責任感。
目前,我國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階段性目標奮力沖刺,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形勢下促進農村全面發展的重大部署,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面對這一艱巨的歷史任務,亟需一大批高水平、業務精、學術尖的人才,為新農村建設引進新的思路、注入新的活力、帶來新的方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無論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大學生村官的高度重視程度,還是大學生村官群體中的杰出代表在抗震搶險中涌現出來的生動事跡,都為我們當初的選擇大學生村官作為職業平添了很多的勵志色彩和現實意義。這也勢必會鼓勵更多的有識之士到基層去發光散熱,隨著大學生村官所做的工作越來越出色,今后他們在基層所扮演的角色必然會越來越重要。
就我個人而言,大學生村官只是自己這一生中初出茅廬的三年,是自己無數選擇中的一個投影,所有的經歷與記憶、成功與挫折、悲傷與快樂都和以往所經歷的一樣,沒有什么不同,不能忘卻,也無需放大;而這三年,又是那樣的與眾不同。雖然每段時期都不會重復,但是能把青春的精彩之筆落在基層的土壤,成為這個正在不斷書寫精彩的群體中的一員,又是如此地令人抖擻、激人奮進。(北京北小營鎮牛富屯村村官 韓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