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第一批需要任滿兩期且考核合格方能轉崗留任的2012屆大學生 “村官”即將首任任期期滿。兩年來,這些帶著書卷氣息走進田間地頭的“娃娃官”們,逐漸與當地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當地群眾熱切期望這些“有文化的帶頭人”能“再干一期”,對此,于都縣因勢利導采取三項措施力促大學生“村官”期滿續聘。
待遇有保障。該縣明確規定大學生“村官”除省統一支付工資外,每月發放生活補貼、住房補貼、交通補貼各100元;對那些工作實績突出、發展具有潛力、群眾普遍認可的“村官”,在2014年 村“兩委”換屆選舉中列為村支書或村主任后備人選予以優先推薦,以便他們在更大的舞臺上施展才華;表現特別突出的“村官”,經組織考察,將其納入科級后備 干部隊伍重點跟蹤培養,優先給予提拔重用;同時在縣直機關拿出一定比例的崗位,專門招錄聘用期滿且表現優秀的大學生“村官”,并逐年適當加大招錄比例,打 通基層向縣直機關的上升通道,實現大學生“村官”既“下得去”同時又“上得來”的良性對流。
創業有支持。組織專家、技術人員就大學生“村官”選擇的創業項目前景、市場、科技含量、社會風險等進行評估,分門別類建立項目庫。設立大學生“村官”創業扶持專項基金,由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信貸資金和縣財政貼息資金組成,信貸總額為200萬元,通過直接補貼、貸款貼息補助、借款、融資擔保、保險等方式,支持大學生“村官”創業,創業者最高可獲得5萬 元的免息貸款。明確專業技術人員和專家進行一對一幫扶,為每一名有創業想法的“村官”落實了一名農村創業能手和一名聯系人,通過提供項目、技術、信息、管 理、銷售等方面的支持,指導他們提高創業科技含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并幫助大學生“村官”申報科技項目,申請科技創業補助。
情感有關懷。該 縣明確指定鄉鎮黨委書記為本轄區大學生“村官”的“代理家長”,工作、學習上作為幫帶第一責任人,履行“導師”職責;生活上作為義務監護人,履行“家長” 職責。逢年過節,黨委書記都安排和大學生“村官”一起過節日,充分體現組織大家庭的溫暖。該縣每年安排邀請大學生“村官”親屬來縣探親一次,讓他們親屬走 進大學生“村官”工作、學習、生活中去,親身感受大學生“村官”的成長進步和可喜變化,讓親屬放心,也讓大學生“村官”工作更安心、更舒心。針對大學生村 干部思維活躍、興趣廣泛的特點,該縣由團縣委牽頭,組織了包括大學生“村官”、選拔生、“三支一扶”大學生在內“于都青年聯誼會”,下設多個興趣小組,每 月定期開展活動。
目前,于都縣41名2012屆大學生“村官”中,除7人考取了公務員,三人自謀職業外,其余31人都選擇了續聘,選擇繼續在于都這塊紅色沃土上奉獻青春,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