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層、融入基層、服務基層”,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在農村,為切實推動農村扶貧攻堅工作,大學生村官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增強自己的辦事能力,在村官的崗位上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和價值,不負了最初扎根基層的初衷,不負了組織部對我們的培養和信任,不負了這段義無反顧的青春。
作為大學生村官隊伍中的一員,扶貧攻堅,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做好扶貧政策的宣傳員。準確把握扶貧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跟隨鄉鎮(街道)領導、新農村指導員、村“三委”班子了解扶貧環節中存在的難題,以至在扶貧思路上有人引、扶貧方法上有人教、扶貧困難中有人幫,能較快掌握基本扶貧政策。通過深入農戶、示范帶動等多種形式,向廣大農民群眾宣傳三農政策、扶貧政策、農業科技等信息,引導農村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學習知識,努力造就“懂技術、會經營、有文化”的新時代農民。
做好貧困原因的“分析員”。通過進村入戶調查摸底,了解掌握貧困戶生產生活狀況,分析致貧原因,并將貧困現狀梳理歸類。根據分類情況,擬出對不同對象的幫扶辦法,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向有關部門爭取低保或社會救助給予其基本生活保障,其余的貧困戶通過為其爭取種養殖產業扶持、技能培訓提升等措施,千方百計帶動群眾脫貧。
做好經濟發展的領航員。大學生村官要發揮文化水平高、信息靈活、思路開闊、敢闖敢拼的優勢,立足農村產業特點,進村入戶調查了解農村經濟、市場需求等狀況,帶領群眾自主創業,用自己的行動引領村民致富,努力做好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領航員。《村官網事》里面的李開偉同志用自己的行動引領村民養殖致富,值得我們每一位大學生村官敬佩和學習。
做好思想脫貧的指導員。扶貧攻堅,不僅僅是經濟上、產業上、基礎設施上的脫貧,更重要的還是思想上的脫貧。對農村精神文化單一、文化活動娛樂少的實際,大學生村官利用農閑時節積極組織群眾開展跳舞、唱歌等活動,豐富農村文娛生活,積極構建文明和諧新農村。同時,大學生村官還應主動加強與當地村民的溝通聯系,引導他們轉變意識,增強致富愿望,主動接受新事物。
做好扶貧工作的調解員。扶貧攻堅大會主戰會場在農村,大部分的項目在農村,在項目推進中難免會有矛盾出現,大學生村官在其中協助好村干部,主動協調好項目單位、施工方及農戶之間的關系。讓大家為全村考慮,不能只顧自己,充分發揮了調解員的作用,為取得扶貧攻堅“戰爭”的勝利做好排頭兵。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扶貧攻堅的“集結號”已經吹響,小小的村官,大大的使命,作為基層最前沿的知識分子,我們要不怕苦不怕累,結合當地實際,利用自身的特長,踴躍參與“扶貧攻堅”這場“戰爭”,做好這場“攻堅戰”的沖擊者,為改變貧窮落后的農村面貌作視死如歸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