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物資捐贈現場
3月3日中午12點半,一輛小貨車駛進了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黃村鎮政府,河源市下屯村第一書記歐智偉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們從車上下來,二話不說就開始卸下一袋袋新鮮“土貨”,有村里貧困戶種植的800斤百香果、曬制的300斤菜干。隨后,來自省內各地的貨車一輛接一輛陸續抵達,下來的都是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員,他們從車上搬下了各自村里的特產,絲苗米、花生油、腐竹、春甜桔、蘿卜干……將院子塞得滿滿當當,像一個臨時的農貿市場。
這些都是即將捐往湖北革命老區——黃岡市紅安縣的救援物資。紅安縣是著名的“將軍縣”,河源市紫金縣中洞村第一書記馬良是紅安人,待在老家的一個多月,切身感受到物資匱乏給人民生活帶來的不便。
遠在千里之外的廣東,因疫情影響,不少優質農產品面臨滯銷難題,省委組織部專門下發通知,鼓勵第一書記為當地扶貧產品找出路。同在河源市駐村扶貧的第一書記鐘興賢通過馬良了解到紅安縣的情況后,心里有了個大膽的想法。他迅速與周邊貧困村第一書記聯系,一場廣東貧困村和湖北疫區之間跨越上千公里的愛心捐贈開始了。3月2日,鐘興賢第一個自掏腰包,在村里購買800斤大米捐出,還發起了購買扶貧農產品捐贈“將軍縣”的倡議。捐助倡議在全省第一書記群持續發酵,河源、汕尾、梅州、揭陽4個市的19個省定貧困村積極響應,紫金縣金光村第一書記王韶松協調幫扶單位捐贈5000斤花生油,龍川縣佳派村第一書記譚杰斌捐贈800斤大米……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駐村第一書記們的帶動下,眾多貧困村黨員、鄉賢、愛心企業也加入到捐贈隊伍,甚至部分貧困戶也積極響應。河源市東源縣上漆村貧困戶程必文執意捐出100斤大米,他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也是為了回報社會。”就這樣,在一個個愛心接龍中,僅僅4個小時,19位第一書記就籌集到了5萬多斤優質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