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時節,走進九江縣城門鄉金橋村,一個由大學生村官創辦的“村民增產創收苗木試點基地”映入眼簾,紫薇、紅楓、櫻花、紅豆杉等苗木搖曳在暖暖的春風中,欣欣向榮,昔日的荒土坡變成今日的“百樹園”。
“種植苗木要講究科學種植,現在天氣晴暖,苗木成活率高,要把去年冬天翻過土的荒地利用上,因為低溫既可以凍死雜草的根系又能使凍過的土壤更松散,透氣性好,有利于苗木的成長……”當胡玉興蹲在田野間給村民講授苗木種植要點時,這位平時有點孩子氣的80后大學生村官顯得格外成熟穩重。“平時走村串戶時發現村里留守的勞動力較少,荒坡荒地較多,村民家庭富裕的少……”談及建立苗木基地的初衷,胡玉興表示身在農村一天,就要為這片土地做點事。憑借敏銳的市場眼光,他發現只要掌握技術,苗木種植利潤大、風險小、市場前景好,但是村民種植熱情不高。“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為激發村民種植苗木熱情,他通過租賃村集體用地方式種植了幾十畝苗木,并將新的種植技術大膽應用到實踐中,苗木長勢喜人,產品供不應求,周邊村民也紛紛前來學習觀摩希望加入苗木種植隊伍。胡玉興表示下一步打算成立專業合作社,吸納更多的村民加入致富的行列。現在,他的苗木基地已有各種苗木140余種,一期種植面積150余畝,已發展15戶村民種植苗木。
在九江縣,像胡玉興一樣矢志創業的大學生村官漸成氣候。近年來,為發揮大學生村官知識豐富、眼界開闊等優勢,鼓勵他們投身廣大農村建設,該縣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為大學生村官創業開辟創業貸款“綠色通道”,幫助解決創業過程中的資金瓶頸問題;增加擔保方式的多樣性,實現貸款利率的優惠;邀請省級專家開展培訓,在創業項目選擇、項目創辦程序等方面做重點輔導。同時,協調工商、稅務、土地等部門,為大學生村官創業上項目提供便捷服務。大學生村官創業帶領了農民致富,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