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到農村去,那里有廣闊的天地,一定可以大有作為。”大學生村官、浮梁縣鵝湖鎮橋溪村黨支部副書記吳昊的個人名片上,非常醒目地印著這句座右銘。
2011年,通過大學生村官選聘考試的吳昊來到橋溪村工作。兩年多來,他充分發揮自己作為大學生的知識優勢和專業特長,扎根農村,創新思維,在服務三農中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
從剛到村里任支部書記助理,到后來擔任村支部副書記,吳昊一直在思考當前農村黨建機制創新。他發現,傳統的黨課授課模式割裂了教與學之間的聯系,難以發揮教育作用。經過他的調研和實踐,橋溪村推行了定授課時間、定授課主體、定授課主題,“全員互動、黨員參與”的方法,上“微型黨課”,探索出一條破解制約黨課發揮實效的新路子,深化了黨員教育。
發展是第一要務。作為大學生村官,吳昊自覺地將“三培兩帶兩服務”作為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2012年4月,老曹土特產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曹正峰找到吳昊,希望吳書記能幫助他開拓網絡市場,解決農產品銷路不暢難題。經過一番苦心學習探索,不久吳昊成功創辦旨在服務全國大學生村官的96同城網站,并搭建“大學生村官農產品交易網”,為全國農民群眾提供免費的農產品展示和交易平臺,通過“大學生村官+網絡平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模式帶領群眾致富。目前,“大學生村官農產品交易網”已經與浮梁縣鵝湖鎮老曹土特產農民專業合作社、浮梁縣玉韻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王港鄉紫晶葡萄專業合作社、寧夏中衛市香山鄉硒砂瓜農民專業合作社、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大沖鄉油灣村大沖辣椒專業合作社等達成合作協議,網上銷售10萬余元農產品,帶動500多名農民奔向致富路。同時,他先后介紹50余名富余勞動力進入碧朗(香港)有限公司(南昌產業基地) 和南昌市金藝箱包廠務工,為家鄉帶來了200余萬元的勞務收入。2013年8月,吳昊榮獲“全省優秀大學生村官”榮譽稱號。
在吳昊的建議下,橋溪村還創新推出預案制動、機制聯動“雙動”做法,成立以農家書屋為載體的關愛留守兒童之家,破解農村社會管理難題。針對各項突發事件制定應急預案,該村成立了突發事件應急防控小組,由村支部書記擔任組長,發揮老黨員、老干部的作用。在年前的一次山林糾紛中,這支維穩隊伍在調解糾紛過程中發揮了奇效,維護了農村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