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江西省豐城市大學生村官孫蔚通過競爭性選拔從“村官”變成“鄉官”,擔任張巷鎮黨委副書記。用同行的話說,他的轉身,是實至名歸。
據了解,江西省在村官培養、使用鏈上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通過創新手段,多向激勵,有效過濾了“會考不會干”的“考試族”、“心神不定”的“浮萍族”、混資歷鍍金的“飛鴿牌”,營造了讓愛崗敬業、扎實肯干的“干事族”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
實績說話,為干得好的搭建平臺
豐城市邵坊村的大學生村官賈麗娜剛剛被評上2013年度全省“優秀大學生村官”,給許多村官以鮮明導向:“原來付出就有回報,干得好就會被認可!”說起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賈麗娜直言來之不易。原來,江西省在大學生村官的各種榮譽評比方面,堅持以實干為導向,評選的標準之高,程序之嚴,使榮譽更具“含金量”。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村官評優評先時,一般以鄉鎮或縣區為單位,以組織推薦和村官自薦的方式產生一定數量的候選人,再根據村官互評,群眾代表、基層干部代表評議等方式產生正式候選人,經公示合格后上報上一級組織部門。更為嚴格的是,上級主管部門通過反向調查,對候選人的基本材料、典型事跡等方面派專人到任職村進行調查核實,如果與事實有出入,則會被取消評優評先資格。賈麗娜正是在牽手留守兒童、幫扶空巢老人、修建老年活動中心以及創辦村報、村務網站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業績,才經受住了群眾的檢驗、組織的考驗。“榮譽是干出來的!”這已成為江西大學生村官的共識。
為了激勵更多的大學生村官成為實干型村官,組織部門還為他們量身打造發揮空間的相應舞臺。上饒市信州區勝利村大學生村官葉利鵬最近通過競聘走上了鄉鎮綜治辦專職副主任崗位。說起在村的經歷,葉利鵬感慨良多。他所在的勝利村,毗鄰上饒新火車站,拆遷改造任務很重。一方面要做好村民的舊房拆遷、土地丈量工作,另一方面還要做好新居的建設,早一點安置好村民。葉利鵬負責的正是最復雜、最難啃的拆遷、控違。葉利鵬給記者講述了最驚心動魄的一次拆違,當時村里一位村民死活不同意拆除,甚至打開了煤氣瓶,準備做出過激舉動。葉利鵬不顧一切沖進滿是煤氣的屋內,關閉了閥門,將村民扛出來,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隨后又耐心細致地做工作,終于贏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認真干就會被肯定,干得好就會有舞臺。”實實在在的激勵措施,在村官中形成了全新的價值取向。“浮萍族”、“飛鴿牌”少了,更多的村官崇尚干事、安心干事、專心干事。涌現了像黨的十八大代表邢鐳、全國人大代表桂千金、江西省“最美村官”方月萍等一批優秀村官。
制度保障,為干得好的架設階梯
江西省去年下半年啟動了從任職期滿的大學生村官中公開選拔100名選調生和100名副科級干部的計劃。樟樹市昌傅鎮黨委副書記張希就是通過公選進入鄉鎮領導班子的。張希告訴記者,公選考試從筆試、面試到后續的考察環節無不體現著實干導向。“筆試大部分是主觀題,源于農村實踐。我記得其中有一題是如何將后進村黨組織建成先進黨組織,如果你沒有類似的經歷是答不好的。面試也同樣如此。”
記者了解到,那次選拔考試,不僅在筆試、面試題目的設置上貼近農村實際,側重操作與實踐,而且在制度設計上也向實干型村官傾斜。例如在筆試成績公布后,依據村官所在村的表現實行相應的加分,具體分為獲得國家、省、市、縣各級榮譽的;擔任村支書、村主任、村“兩委”副職、村“兩委”委員的;創業富民方面有優異表現的,依據稅務部門的納稅證明等,分別給予相應加分。在后續的組織考察中,把群眾公認作為選人用人的“風向標”。組織部門通過下發民意測評表給村“兩委”干部、村民代表,對考察對象進行打分。最后綜合各項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并附上考察對象的在村表現材料供縣區常委會討論、差額票決。
“通過一系列嚴格程序把關、篩選,確保了把群眾認可度高、踏實肯干、成績突出的‘干事族’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有效防止了高分低能、重考輕干的現象。”宜春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易藝波說。
婺源縣根據大學生在村工作情況,制定了“量化測評”的考核辦法。期滿村官,既要面對村民代表和基層干部做“無時限、無稿件”的述職報告,又要接受他們的“量化測評”。測評表上,將在村時間、工作完成情況等村內事務分成若干小項,對應相應分值,現場接受測評。而村官所取得的榮譽、創業的項目、擔任的職務同樣能獲得相應加分。最后根據得分情況劃定“不合格”、“基本合格”、“合格”、“優秀”四個等次。不合格的村官將不予安置,“基本合格”的就近安置到鄉鎮事業編,“合格”等次的村官擇優推薦到縣內條件較好的事業單位或鄉鎮加以培養鍛煉,“優秀”等次村官則列入副科級后備干部加以重點培養。今年的測評中,鎮頭鎮鎮頭村村官徐福寶等6人被評為優秀等次,等待他們的將是心儀的崗位和新的干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