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在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煙波浩淼的東湖湖畔之北,整齊劃一的門面房依次排開,綠色的“YBC”金字招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里就是襄垣縣大學生村官創業一條街。
在這里,店鋪老板是一群大學生村官;在這里,經營模式不是簡單的買賣行為,更主要的是新產業、新產品的展示窗口;在這里,襄垣縣委組織部不斷創新,通過集聚人才、資金、信息等創業要素,集中呈現大學生村官的創業成果,示范引領全縣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走出一條襄垣村官創業范式之路。
創新——在項目上。
經過遴選,12名大學生村官駐扎于創業街上,因為他們的創業項目孵化功能強,輻射作用大。張并峰瞅準上馬鄉老嶺村綠色的農業種植環境,第一個創辦起農民專業合作社,第一個注冊了商標“晉民豐”,以雜糧種植、加工、銷售為主要項目,創立了小雜糧從田間到餐桌的直銷經營模式,并流轉土地著手規劃建設萬畝農場;張寧超利用古韓鎮侯村交通便利的地理優勢,創辦了全縣第一個草莓種植示范棚,舉辦了“草莓采摘節”,吸引了縣城500多位居民前去體驗田園采摘的樂趣,并帶動該村農民新建設日光溫室大棚近50個;王藝苗創辦了集氣模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婚慶服務為一體的藝佳氣模有限公司,產品通過阿里巴巴、淘寶、百度等多家網絡平臺銷售至全國及馬來西亞等地,公司員工全部為進城務工的農村婦女,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創新——在人才上。
大學生村官年紀輕、學歷高、觀念新、闖勁足,圍繞大學生村官在創業過程中意識不強、意向不明、資金不足和力度不夠等諸多問題,縣委組織部開展了能力、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組織了大學生村官赴南京“取經”、到周邊縣區觀摩;開展了大學生村官創業之星評選活動,積極推薦創業典型參加中組部、省市委組織部舉辦的培訓班,參選各類先進,用典型人物的先進事跡引導更多村官創業;結合村官所學專長、農村資源和市場需要,圍繞區域優勢和產業優勢,摸排一批適合大學生村官創業的項目進行推介;每年設立100萬元專項創業基金,專門用于為全縣大學生村官創業提供無償資助、以獎代補、貸款擔保、財政貼息等多種形式的支持。同時認真梳理有關部門出臺的相關政策,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加大對大學生村官創業的支持,對大學生村官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搞設施農業種植提供各種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