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臉譜:
這張青春臉譜不止是一個人,而是保德縣南溝鄉20名大學生村官。一年來,在村官路智軍的帶領下,他們抱團創業,組建大學生農產品服務公司。打造一村一品,為改變農村的貧窮現狀,而默默地堅守在大山深處。
青春宣言:
讓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綻放光彩。
保德縣南溝鄉丁家塔村是個自然村,三面環山,全村僅有400多口人。從保德縣城到南溝鄉丁家塔村,開車需要走兩個半小時的盤山路。
就在這個鄉,去年6月,20名大學生村官聯合成立了博海大學生農產品服務有限公司,帶頭人是80后的路智軍,他既是公司的負責人,也是丁家塔村的村主任。今年是他在丁家塔村服務的第六個年頭。
放棄教師做村官
2003年,路智軍是南溝塔鄉的一名教師。2008年,他毅然放棄了教師的職業,轉行做了村官。在他看來,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農村的現狀是一件無上光榮的事情。
當初,路智軍選擇當村官,他的同學、親戚都不太理解。“已經當了老師,為什么還要到農村去?”這是大家問他最多的問題。路智軍說:“我從小在農村長大,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改變農村的現狀,那種感覺無以言表。在農村的工作經歷,肯定會成為我人生的寶貴財富。”
入職后,路智軍傻眼了,村里貧窮的樣子讓他無法想象。交通極其不方便,從他家到村里開車需要走三個小時的山路。冬天下雪,村里人都無法出門。“來到村里,我曾經想打退堂鼓。村里沒有資源,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想把它發展好,簡直是難上加難。”經歷了思想的波動后,路智軍還是選擇了留下來。當時他的工資僅有1200元。“既來之,則安之”成為他鼓勵自己的常用語。
“村里不光窮,村民還不團結。解決村民之間的矛盾,成為我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路智軍說,他喜歡用最簡單的方法去解決矛盾,就是帶著公道之心每天挨家挨戶勸解。每一戶村民,他一個月都要去好幾次。經過一年的磨合后,他解決了村里的12起矛盾。全村矛盾基本全部化解,他也完全融入到了丁家塔村。路智軍成為村里公認的調解員。
2011年,在村子兩委換屆中,路智軍被選為村委會主任。村民認為,路智軍辦事公道,有責任心,選他當主任放心。
“當選村主任有壓力,也有動力。如果不能徹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我總覺得對不起大家對我的信任。”很長一段時間,怎么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成為路智軍日思夜想的一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