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泰和縣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組織全縣一百多名大學生村官,開展了“走訪一遍全村農戶、記好一本村官日記、寫好一份調研報告、辦好一些惠民實事”為主要內容的“百名村官大走訪、暖民心”活動。
半年來,大學生村官入戶走訪450多次,征集農村發展建議、意見360多條,開展普法宣傳50余次,解決民事小糾紛150余件,贏得了廣大村民的贊譽。
排憂解難順民意
大學生村官們帶著深厚的感情為群眾排憂解難,切實做到化糾紛解難事、情為民所系。
馬市鎮蜀口村在新農村建設時,實施水塘擴建項目要占用村民旱地2畝,經村委會宣傳動員,大部分村民均無異議,但村民林某的0.25畝旱地卻一直不愿被占用,甚至在工程施工時,出現了爭執阻攔的情景。
該村書記助理戴利有了解情況后,主動介入,用方言與村民林某談心聊天,給他講了“六尺巷”的故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于使林某心平氣順,放棄阻攔,支持了村里的新農村項目建設。
“一枝獨秀不是春”,螺溪鎮三都村主任助理石禮誠通過多次走訪溝通協調解決該村村民無宅地基建房問題;苑前村主任助理陳群通過一個多月的宣傳引導,督促協助完成了該村350余畝的農業田園化項目,解決了該村多年來吃“天水”的難題。
訪貧解困暖民心
大學生村官們把村民當作自己的親人去關愛,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把黨和政府為群眾脫貧解困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切實做到訪貧困送溫暖、權為民所用。
塘洲鎮土洲村主任助理劉璟在第一時間得知十二組的村民康小英病情惡化,由原來的糖尿病轉為尿毒癥后,積極聯系該鎮民政所實地聽證、了解情況。
在認定康小英確實無經濟收入、生活困難后,劉璟不僅為其申報臨時救濟,還為其申請來年的低保,并主動到民政局和衛生局幫其辦理尿毒癥免費透析,使其感受到黨委政府的親切關懷。
該鎮大學生村官還打破農村壁壘,不僅做到自己的村自己勤走訪,還集體聯合走訪其他村的貧困戶,走訪敬老院的五保戶等,切實把溫暖關懷送到最需要的人身邊。
產業幫扶助民富
大學生村官們帶領群眾發展特色產業,擴規模、增就業、助民富,切實做到幫民富顯特色、利為民所謀。
螺溪鎮藻苑村在大學生村官彭纏曹的建議引導下,立足本村各組實際情況,提出了發展特色產業幫民富的思路,以村組聯合為基礎,黨員干部帶頭,群眾參與發展特色產業。
通過引進農機機器,多個小組成立種稻合作社,大面積的種植和收割,大大的提高了種植效率,并引進葡萄種植技術,新建了一個10余畝的葡萄種植基地,還鼓勵村民多發展副業,在她的影響下,該鎮多個養雞、養鴨、養牛合作社相繼成立。
“百花齊放春滿園”,水槎鎮縫嶺村主任助理付奇利用該村山林眾多的優勢,引導村民種植茶葉、竹子、松樹、樟樹苗等經濟林產業,萬合鎮坪上村主任助理羅悠悠大力宣傳引導村民發展和擴大水面養殖、竹篙薯、油菜、肉牛等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