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種植維吾爾藥材,他不但走上了富裕路,還帶動村民一年增收200多萬元。他就是新疆吉木薩爾縣二工鎮大學生村官買買提·阿合買提。
今年28歲的買買提·艾合買提是昌吉州第四批大學生村官,不久前剛剛喜得貴子,升級為爸爸。自2008年畢業以后被招錄為大學生村官,一干就是5年,從小耳濡目染了父親種植維藥的技術和成效,他也想干一番自己的事業,于是他在工作之余,也向父親學習種植維藥的相關知識和技術,在他的不斷努力下,他現在已經和父親一同經營維藥協會,同時還帶動周邊的好多村民致富增收。
見到買買提·阿合買提時,他領著工人正在院子里忙碌著。“按照合同今年要給新疆銀朵蘭維藥股份有限公司供應薄荷5000公斤、蕁麻子22000公斤、葫蘆巴10000公斤……純收入達到20多萬元。”說起這些,買買提·阿合買提臉上流露出喜悅。
買買提向大家講述了他的艱苦創業史,2006年,作為剛剛畢業的他,想干一番事業,他積極向十八戶村醫的父親阿合買提學習維吾爾族藥材種植方式和種植種類。開始,他先在自己的責任田里開始種植藥材,主要種植的品種有大茴香、香清蘭等7種藥材。在父親的指導下,他種植的50畝地藥材喜獲豐收,而且給他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嘗到甜頭的他始終始終不忘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了才是真的富。他就借助大學生村官的優勢,通過走訪入戶,2010年周圍的農戶在他的帶動下,開始種植維吾爾族藥材。并與當地70多戶農戶簽訂了1000畝地的種植合同,主要有蔓頭花、香青蘭、小茴香等46個品種,由他負責收購,分類,粗加工后銷往新疆維吾爾制藥廠。2010年他銷售的藥材在120噸左右,純利潤達24萬多元,給當地中藥材種植戶們帶來每畝地平均1800-2500元的收入。買買提種植維藥材不但帶動了周邊農民,還招收20-30個農民季節工和4-5名長期工采摘藥材,為自己帶來增收的同時,也給務工人員增加了一筆收入。據他介紹,像蔓頭花這種藥材是一年投入,四、五年受益,2013年他家僅種植中藥材純收入達到125000元,還買上了私家車。
為了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他采用公司+農戶的形式,2012年成立了二工鎮維吾爾中草藥種植協會,吸收會員128戶,640人,種植面積達到了3000多畝,平均畝產值都在2450元以上。為提高藥材的加工能力,他又購進了加工設備,不斷提高藥材的加工能力,到2013年該協會的藥材種植面積達到了5000畝以上。同時,他還與新疆維吾爾藥物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藥業有限公司、新疆華康藥業有限公司、奇康哈寶維藥集團公司等十幾家制藥企業和科研院所達成了長期合作關系,今年,他還準備繼續擴大維吾爾中藥材種植規模,讓維吾爾中藥材不僅在新疆各地熱銷,還要將維吾爾中藥材打進內地市場。在他的帶動下,二工鎮十八戶村的村民收入達到了萬元以上。
他在擴大種植面積的同時,他還積極探索野生藥材人工栽培的技術方案,使新疆維吾爾中藥材人工栽培技術提上一個新臺階,解決新疆維藥資源缺乏的瓶頸問題。通過他的協會種植,是藥材價格和醫藥成本降低,也有效地解決了由于過度采挖藥材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大學生,在解決好工學矛盾的同時,買買提·阿合買提帶領村民致富,為周圍的大學生起到了模范帶動作用,也為大學生創業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