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個子不高,體型偏瘦,人稱小黑子,每天帶著一本輕便而厚重的“民生”日志,穿梭于他熱愛的這片土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本色,帶領老百姓發家致富,贏得了當地群眾對他的交口稱贊。他就是新疆阿合奇縣蘇木塔什鄉阿合塔拉村80后大學生村支部書記阿依托別克·牙生。
一線走訪探民生
阿合塔拉村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的天山南脈腹地,阿合奇縣城西部,駐地海拔2133米,屬高山寒冷氣候,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8畝。2011年9月,阿依托別克?牙生作以優秀大學生村官的身份擔任該村支部書記,當時他就想作為這樣一名自然條件惡劣、資源匱乏、經濟落后村的一把手,怎樣評價其好壞,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桿秤。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這獎、那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每當走進阿合塔拉村,問起村支部書記怎么樣,人們都是異口同聲,我們的書記“亞克西”,實實在在為我們辦了許多事實。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有的人一旦權利在握,便呼風喚雨,憑主觀來決策,看似風風火火,實則貪圖虛名。而他卻認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決策一旦失誤,損失可是老百姓利益,容不得半點馬虎。上任伊始,他就一個勁地深入到農戶家中了解情況,把農牧民當親人,和他們打成一片,贏得了老百姓的認可。三年多以來的走訪途中,餓了,隨身備有馕和礦泉水;天晚了,就在農牧民家中住宿,和他們拉家常,一起啃馕、喝酥油茶。走訪過程中,有時正碰到農民在田間勞作,牧民揮鞭放牧,他總是第一時間迎上去主動和農牧民握手交談。全村的角角落落都印有他的腳印,一邊探民情、解難題,一邊送溫暖,讓全村的農牧民都能時時刻刻感受到書記就在身邊。
真情實意解民困
通過大量的走訪調研,讓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發展才是硬道理。在調研過程中,村里還有不少柯爾克孜族農牧民住著低矮的土坯房,衣著簡單,靠賣牲畜、零散粗放的種植、打零工掙些收入,生活條件落后。大部分農牧民家中勞動力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自然草場管理不善,牧民隨意放牧,導致自然草場退化嚴重,這將嚴重影響今后畜牧業的發展……所有這些,他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結合調查情況,腦海中已經漸漸勾勒出一副美好愿景的藍圖,逐步展開對土地牲畜流轉、勞務輸出、草料基地建設三大工作任務展開攻堅。面對農牧民傳統保守的思想觀念,他與其他村干部一道為農牧民耐心宣傳各項惠民政策,宣講現代農牧業的發展趨勢,講解只有整合提高才能增收致富,引導農民轉變思想觀念,使農牧民認識到了合作化組織的意義和作用,通過務實的工作方法,農牧民的經濟收入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目前,全村共有土地流轉合作社2個,牲畜合作社1個,發展特色種植業1個,常年在外務工人員達到100余人,全村220戶貧困戶全部入股土地、牲畜養殖合作社,每年可分紅1200-1500元,整村正在逐步擺脫貧困。
兩袖清風樹廉潔
為民、務實、清廉,清廉是關鍵。清廉,就是要堅持嚴于律己,廉潔奉公,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實際工作中,他始終堅持把農牧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當人們越來越長的時間,越來越多的天天看到一個清瘦矯健的身影時;當人們看到自己的村支部書記臉黑了、人瘦了、嘴干了,整日奔波時;當人們看到自己的村莊變得越來越美、生活越來越富裕時,人們信了。阿合塔拉村一位70多歲的老人熱比亞?阿山拉洪望著環境優美富民安居獵鷹小區,熱淚盈眶,連聲說道:“在我有生之年終于能過上這樣的好生活!”事后,阿依托別克?牙生頗有感慨地說:“老百姓是最樸實的,最真誠的,我們僅僅做了自己該做的事,但他們給予我們的卻是無窮無盡的回報,我為有這樣的百姓而感到驕傲。今后我只有倍加努力,倍加工作,才不會讓咱們的百姓失望!”話雖少,但他那種甘于為民、勤于為政的風格卻躍然于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