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設計師與AI協同的三種模式
在當今的設計領域,人工智能(AI)正逐漸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和創造方式。設計師與AI的協同合作不僅提升了設計效率,還開辟了新的創作可能性。在這個不斷革新的生產關系中,設計師的價值逐漸被重新定義,也對我們如何看待設計工作、如何與AI共生提出了新的思考。
現有設計流程中,設計師需要負責創意構思,具備提出問題最優解的設計思維和創意能力,還要設計執行,通過熟練的軟件技能將這些方案付諸于實際。
專業復雜的設計工具通常具有較高的學習門檻,要求設計師投入大量時間進行學習和實踐,當無法熟練使用這些工具時,往往會限制優秀創意的呈現效果。
因此,軟件技能水平成為衡量設計師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然而,隨著生成式AI的引入,這一局面正在發生改變。
在設計執行階段,傳統圖形處理軟件(如PS、AI、Blender等)所代表的“技能特權”被無限削弱,問題定義和創意思考重新成為設計工作的核心。
此外,以大語言模型為驅動,可自主化完成復雜任務的Agent智能體,必將深度參與到創意構思環節,為解決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
根據AI參與深度的不同,設計師與AI的協同逐漸呈現出三種不同的模式。(思路源自Agent相關文章中關于“人類與AI協同的三種模式”的論述)
一、Embedding模式
通過將AI功能(如智能擴圖、一鍵摳圖、文字生圖等)嵌入到現有軟件界面中,能直接提升設計工具的智能化水平,設計師可以在熟悉的環境和流程中調用這些AI功能,無需額外學習新的工具,輕松獲得即時的智能支持。
這種內嵌策略應該是讓AI最快落地應用的方式之一,例如Photoshop Beta、MasterGo Al都通過這種方式快速實現了產品的智能化升級。
但Embedding模式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受限于工具現有架構,強大的AI功能多為散點式地存在,無法形成協同效應。
這意味著設計師在整體設計工作中,仍然處于絕對主導的位置,只能在特定任務或局部利用AI進行增強和提效,無法享受全面的智能化服務。
因此,Embedding模式更像是現階段應對生成式AI大潮的過渡方案。
二、Copilot模式
與上一模式不同,Copilot模式下的AI不再局限于設計執行(生圖)的環節,借助文本生成、圖片生成和語義理解等多方面實力,延伸至整個設計流程,在各個階段為設計師提供輔助支持。
也就是說,當接收到設計需求的那一刻起,Copilot便能夠基于強大的知識庫和用戶數據,對設計需求進行分析,并給出具體的設計建議(如框架布局、內容元素、顏色搭配等),還可以生成參考方案。
形態上我們可以參考目前較火的AI搜索類產品,Copilot可能會以插件或者懸浮窗口的方式存在,方便設計師隨時調用。
調起界面后,用戶可以輸入自己的設計需求,也可以上傳相關需求文檔,給AI越多背景資料,結果可能越精準可用,接著是選擇自己的生成訴求。
開始生成后,基于用戶勾選的內容依次生成,除了對于設計需求的分析和文檔的解析,還可以利用AI的搜索能力,整理主題相關的延伸閱讀材料供設計師參考。
在設計分析模塊,圍繞不同的設計類型生成建議內容,比如我要設計的是一張海報,生成內容就可能會包括標題、版式布局、尺寸、字體、背景等海報設計元素。
最后是基于以上分析生成的設計方案,訴求簡單的話可以直接下載使用,若需調整,也可一鍵導入圖形處理軟件進行修改。
這是我所能想到的一類設計Copilot的產品形態,當然,還有許多更輕量的方案,期待大家的分享。
Copilot模式可以實現全設計周期的智能支持和創意激發。
然而,這一切仍然依賴于設計師的各種指令,最終方案也需要設計師在Embedding模式下的圖形處理軟件中來完成。
Copilot模式對于協同關系最大的改變是,AI不再只是智能化增強的圖形處理工具,而是成為與設計師緊密協作的得力助手,助力設計全流程的提質提效。
三、Agents模式
Agent以大語言模型為核心驅動,具有自主感知理解、規劃決策、記憶反思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能夠自動化完成復雜任務,許多人認為,Agent可以將大模型的能力發揮到極致,成為類人甚至超人的智能實體。
在設計領域,Agent可以被視為一個個擅長不同設計能力和擁有不同經驗知識的虛擬設計師,支持自由選擇、組合或刪除,同時我們根據需求所需能力,為Agent外掛各種工具,并能將業務專屬的知識數據上傳供其學習。
有沒有發現,整個過程很像是為設計需求量身打造一個專屬的“AI設計團隊”?
設計師的角色因此被徹底改變,更多時候只是站在Leader的視角向AI發出設計需求,然后等待方案的呈現,目標設定,任務拆解和分配、生成設計指令、信息收集、方案生成由Agent全權代理并自動完成,AI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創作主體,設計工作也將進入“3D打印”的時代。
對設計師而言,最重要的不再是創意能力、設計能力,而是審美能力、判斷能力和決策能力。
Agent以何種形態面向設計師尚未可知。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技術進步推動生產效率提升,進而引發生產組織和社會關系的變革。
作為本輪變革的核心驅動力,AI技術具備極強的前瞻性。
因此我認為,我們無法通過傳統的設計行為模式來預測全新的Agent形態,而需要從源頭入手,深入研究Agent的技術特點,進行合理地反向推導,從而逐步勾勒出Agent的“外輪廓”。
大概有這樣一個思路可姑且一聽,信息架構和框架布局受到用戶任務流程的影響,而任務流程源自產品/平臺所支持的功能范圍,功能范圍一方面基于用戶需求,另一方面則取決于技術的能力范圍。
因此我認為,傳統設計模式無法預測全新的Agent形態,需要從源頭入手,深入研究Agent的技術特點,通過反向推導逐步勾勒其“外輪廓”。信息架構和框架布局受用戶任務流程影響,而任務流程源自產品/平臺的功能范圍,這取決于用戶需求和技術能力。Agent技術框架通常由記憶、規劃、工具和行動四個關鍵模塊組成。記憶負責存儲信息;規劃包括事前規劃和事后反思;工具利用外部資源執行任務;行動實際執行決策。
擅長不同設計領域的大語言模型相當于各種設計角色,管理這些角色很重要,功能可能包括角色市場、角色雇傭、設計能力升級和角色組合。記憶模塊需要存儲自動沉淀的知識和上傳的業務材料。規劃階段應避免黑箱操作,任務鏈可視化有助于提升設計師的掌控感。工具庫或工具商城支持各類設計工具和管理服務。行動方面,方案展示需結合文、圖、視頻內容,圖形處理功能與Agent對接。總結核心功能后,思考用戶任務路徑。以上是我對Agent模式下工具形態的看法,旨在引發思考。比爾蓋茨表示,Agent將引發計算機領域的最大革命,或許我們應重新思考設計師角色的意義。

-
【UI培訓】:關于UI設計新手常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UI設計新手常遇到的問題有哪些?比如,請問UI設計師每天的工作內容是什么樣的?除了做圖還要干什么?還需要哪些技能?個人職業規劃通常什么樣?做圖只是視覺設計師最基礎的工作,除了視覺執行,還需要向上接入PD了解產品需求、在設計中驗證交互流程,向下跟進程序開發、數據收…行業資訊發布時間:2022/03/24 查看詳情 -
室內設計應體現文化元素的六大重要思維
無論是首都北京的故宮,還是西藏的布達拉宮,其精巧的室內裝潢和環境藝術,都有誰能說出這并非出自頂級的專業室內設計師和藝術大師之手,中國傳統室內設計文化也正是傳統東方文化與古典建筑藝術的精華部分。行業資訊發布時間:2022/03/24 查看詳情 -
UI設計培訓中有沒有學不會UI的人
UI設計培訓中有沒有學不會UI的人?優漫教育小編要說是真的有,就是那些根本不想學的,就像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如果你對ui有強烈的學習興趣,想在ui行業有所建樹,那么不論你是高中畢業、大學畢業,不論你是有計算機基礎、零基礎,不論你是男生、女生,不論你是20歲、30…行業資訊發布時間:2022/04/01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