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村官隊伍建設,提高大學生村官的創新意識、主人翁意識,邢臺經濟開發區實行接、架、鼓三項措施推進大學生村官共促共進共發展。
接地氣,實實在在走村戶。落實《工作手記》制度,要求大學生村官堅持“每日入戶走訪、辦實事一記”,區組織部“月抽季審”及時掌握所思所想及工作情況。利用易信GPS定位考勤系統,實現軟件打卡、請假,切實掌握大學生村官在崗情況。建立村官隊長制度,通過演講競選產生6名隊長協調日常工作。
架天線,清清晰晰明上情。積極為大學生村官提供學習、鍛煉機會,組織村官輪流列席區黨工委例會,第一時間了解上級政策及區內動態,為做好群眾工作奠定基礎。提倡大學生村官每日學習摘抄《人民日報》評論文章,提高理論文字水平。鼓勵先進,為獲得“學玉蘭好村官”稱號的10名優秀大學生村官申請辦理機關讀者證,方便借閱各類書籍。
鼓創業,轟轟烈烈引商資。出臺鼓勵政策:對引進簽約一億元以上項目的大學生村官,直接安排到區內工作;招來立區項目的,將向邢臺市委組織部申請破格提拔。目前,已形成大學生村官積極創業、參與招商引資的良好氛圍。區祝北村大學生村官自籌資金20萬元創辦的樂達幼兒園,被省市推廣為創業典型,并被《大學生村官報》報道。祝南村大學生村官利用過年期間成功人士返鄉之際,上門拜年座談,深挖資源,成功引進了邢臺新力液壓設備有限公司項目,現已投產達效,年創稅收約30余萬元?!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