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強農村帶頭人隊伍建設工作中,寧晉縣通過強化制度執行推進大學生村官管理培養,重點實行“五項機制”調動大學生村官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了一支朝氣蓬勃的新農村建設生力軍。
實行區域化自我管理機制。按照“人員均衡、區域就近”原則,將全縣大學生村官按區域分為四個小組,選拔優秀大學生村官任組長,選派一名組織部人員任指導員,實行區域化自我管理,由大學生村官自主謀劃開展學習服務及交流活動,著力培養其組織能力、創新能力和工作主動性。近年來,由大學生村官自主創辦的“講奉獻、創業績、爭做新農村建設有用人才”主題活動、“大學生村官課堂”和“大學生村官論壇”,均已成為有效推進鄉村之間工作經驗、村官之間成長心得交流的重要平臺。
實行定期述職機制。建立述職檔案,要求大學生村官每季度提交一份述職報告;每年6月份、12月份分別舉行上下年度述職報告會,組織大學生村官采取逐人PPT演講的形式進行述職,縣委組織部、縣委基層辦負責人當場逐一點評。通過定期述職,既為大學生村官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又幫助其明確了階段性工作目標,還起到了交流經驗、傳導壓力、激先促后的作用,使大學生村官責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不斷增強。
實行“4+1” 幫帶機制。通過縣級領導定期與大學生村官交流,及時傳遞中央和省市縣委重大戰略部署和決策信息;鄉鎮黨委書記定期到村指導,正確把握大學生村官思想動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任職村黨組織書記和駐村干部幫助大學生村官解決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具體問題;老村官幫帶新村官,詳細傳授農村工作經驗,建立起縣鄉村三級合力推動大學生村官成長成才的“綠色通道”,加速了大學生村官隊伍的能力素質提升。
實行適崗培訓機制。把大學生村官教育培訓列入全縣干部教育培訓中長期規劃,列為農村干部“素質提升工程”的重要內容,建立賈家口鎮小河莊村、黃兒營西村兩個示范教學基地,重點圍繞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農村治理體系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不同階段農村工作實際需要,每半年組織開展一次集中適崗培訓,確保大學生村官在思想上及時跟進新形勢、能力上及時適應新要求、行動上及時進入新狀態,在工作中發揮出引領作用。
實行多渠道流轉機制。把推進大學生村官有序流轉,作為促進其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一方面推進本土化,鼓勵留村任職,支持優秀大學生村官按規定程序參加村級組織換屆選舉,擔任村“兩委”干部,去年以來,共有4名大學生村官通過這一渠道進入村級班子;另一方面推進多元化,積極協調人事、編辦、教育、金融等部門,設置定向招聘名額,為到期大學生村官提供多種流轉渠道。截至目前,全縣已先后有60余名大學生村官考錄或轉任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