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回眸村“兩委”換屆工作,不難發現,幾年前戴著書記助理、主任助理“官帽”進村的“娃娃村官”們,以青春的汗水和智慧,創業富民、服務便民、文化惠民,用不長的時間賺足了人氣,收獲了信任,老百姓用手中的選票為他們實現了由“助手”到“當家人”的華麗轉身。
回眸村“兩委”換屆工作,不難發現,幾年前戴著書記助理、主任助理“官帽”進村的“娃娃村官”們,以青春的汗水和智慧,創業富民、服務便民、文化惠民,用不長的時間賺足了人氣,收獲了信任,老百姓用手中的選票為他們實現了由“助手”到“當家人”的華麗轉身。
黨員們有了活動場所
劉一鳴有隨身攜帶筆記本的習慣,本子上寫著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中關鍵的就那么幾步,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
談及對這句話的理解,他說:“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是我人生關鍵幾步的最好選擇,我希望在基層崗位上奉獻我的所有。”劉一鳴現在是岐山縣鳳鳴鎮劉家河村黨總支部副書記。
2015年7月26日,是劉一鳴到劉家河村報到的日子。村支書付拴鎖坐在大門外的青臺上,看到這個年輕小伙后,直呼“好好好”。
付拴鎖是退伍軍人。1986年回村工作至今將近30年,其中光支部書記就干了近20年。
翻看筆記本,劉一鳴當天寫下了這樣的話:沒有想象中的歡迎儀式,但是我充滿期待。
到劉家河村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配合組織部開展“黨組織關系集中排查”。全村有109名黨員,劉一鳴跟著村里的老會計孫拉平一一拜訪。
黨組織活動場所不達標、三會一課流于形式、干群關系不和諧、黨員服務意識不強……很快,劉一鳴將涉及的問題整理了出來。
老黨員楊智科告訴三秦都市報記者:“這些年,有能耐的都外出創業,村上班子成員則兼搞副業,下午基本只有值班的。去村大隊轉一圈,黨員活動室大門緊鎖,缺乏上級監督,‘三會一課’流于形式。感覺我們這些老黨員被組織遺忘了?!?/p>
原來,2005年,劉家河村集全村之力投資100多萬元新蓋了劉家河中心小學。后來由于政策調整,小學撤了,學校就閑置出來。
在劉一鳴看來,這些問題集中反映出了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不強。他和村兩委班子一起研究,提議改造利用小學的一樓,完善黨組織活動場所。然后,再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固定學習日、主題黨日,健全“三會一課”,不斷加強黨員學習教育。
談及現在的黨員活動,楊智科說:“平時,就希望能夠學習到黨的最新政策,發揮自身余熱,為村級發展建言獻策。有了這么個地方,大家也愿意來了。”
村支書說起劉一鳴,一臉的不舍:“當初,組織上說派一個大學生村官下來,我還擔心來一個娃怎么辦?咱們村條件差,吃住恐怕都是問題。但一鳴兩年來克服種種困難吃住在村里。這個青年人能夠把群眾當親人,和群眾打成一片,工作能力也出色。要說娃有一天離開這里,我是真心舍不得。”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到‘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當前,精準扶貧正處于攻堅期,我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要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才能不辜負社會對我們這個群體的期待?!辈稍L最后,劉一鳴說。
后進村成了文明村
靖邊縣席麻灣鎮閆家灣村村委會旁,一行行松樹在夕陽的余暉下生機勃勃、郁郁蔥蔥。村支書、大學生村官李佳佳正在給路旁的小樹澆水,她說:“我種下這些樹,就是要勉勵自己要像小樹一樣在這里扎根成長。”
閆家灣村,是陜北黃土高原上白于山區腹地的一個小山村。如今,走在村中,黨員活動室、法律咨詢點、群眾訴求臺、農家書屋授課點、愛心服務站、百姓說事點、計生衛生服務室等應有盡有。讓人很難和整建村、軟弱渙散村聯系起來。
“我們村里現在居住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了,年輕人大多進城務工了。以前,村委班子不團結,矛盾上訪比較嚴重,村委也沒有村委陣地,基礎設施條件差?!崩罴鸭颜f。
此前,閆家灣村村委開會一直在打“游擊戰”——哪戶收留就在哪戶家里開會。李佳佳站在村委會辦公樓前給三秦都市報記者講述她剛來時的場景:“你看這兩排房子,就是過去的閆家灣小學,算是村子的集體財產。我剛來的時候,滿院子的雜草有半人高,灰塵、蜘蛛網到處都是。心里覺得有點失望。”
2015年,李佳佳以全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一張張選票,寫滿了信任與期待。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李佳佳認為村容村貌也是體現村委班子服務能力、擔當能力的具體體現,“洗凈臉才能煥發生機,連自己的門臉都洗不干凈,還怎么擔當起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任,老百姓會信任我們嗎?”
一次會議結束后,李佳佳第一個拿起掃帚掃起了村委會院子。其他人見狀,也一個接一個地拿起掃帚、鐵鍬、抹布打掃起了衛生……居住在周圍的村民看到村委會的干部熱火朝天地打掃起衛生,也紛紛跑了下來,和村干部們一起干了起來。就這樣,在她的帶動下大家把院子的雜物收拾得干干凈凈,就連多年無人打理、任其生長的雜草也被清理得一干二凈……從這以后,村委會總是亮亮堂堂的。
油房灣組村民宋治寶、劉元強也參與了當天的大掃除。作為土生土長的閆家灣村村民,村里的變化他們最有發言權:“現在的村干部在這個女娃娃的帶領下,確實和以前大不一樣了,門臉洗干凈了,干部有了干事創業的新氣象了?!?/p>
門臉干凈了,組建領導班子被提上日程。從明確黨組織工作紀律到細化村“兩委”班子成員分工;從完善村“四議、兩公開”制度到定期召開黨員會議。李佳佳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有心幫助村委發展的人提供平臺,吸收他們進村委班子。她指著墻上的一張分工表給記者介紹:“我們村委是由八支隊伍組成,德高望重的村民組成一支矛盾調解委員會隊伍,年輕黨員組成一支志愿者隊伍,村里的能人志士組成理事顧問團隊伍?!?/p>
就這樣,閆家灣村從“后進”華麗轉身為“先進”,去年摘掉了“整建村”的帽子,成黨建示范村。今年,又獲得了縣級“文明村”、“農業農村先進集體”,市級“衛生村”等榮譽。
廣闊農村中發展空間更大了
綏德縣名州鎮龍灣村村支部副書記、大學生村官高小娟最近忙著給黨員們宣講十九大精神。
“十九大報告在提到農村振興戰略時說,要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給我們村民吃了顆定心丸。有幾家已經準備承包土地,聯合起來辦個養雞廠?!备咝【旮嬖V三秦都市報記者。
龍灣村是一個城中村,部分耕地已被城市建設征用,剩下的耕地也都用來植樹造林。以前靠種植農作物致富的模式已經不適用于這里。“承包土地,發展有機農業、種植藥材和養殖業,我們村優勢明顯?,F在國家政策好,給種子、化肥、技術,大力支持農村產業發展,我們正趕上好時候?!备咝【曛\劃著。
王崇勝,是村黨支部書記。每天早上,他總是第一個到達村委會,上上下下走一遍。雖然只是個三層小樓,總覺得逛不夠,還不時和門口超市的工作人員聊聊天,問問今年的收入。新修的村委會,有辦公室、會議室、基層黨建辦公室、精準扶貧辦公室等,配備了打印機、電腦、投影儀、電視,安裝了網絡,無線全覆蓋。
不一會,貧困戶王勝武拿著身份證、戶口本到村委會補辦合療卡。高小娟見狀給他解釋了流程,看他身體不好,索性應承下來,自己跑前跑后的幫忙。等她的工夫,王勝武夸起了這個大學生村官:“村委會搬到這里,對我們這些老人來說,太方便了。你看,現在村里什么都管,只要拿上證件,人過來就行。村官娃娃可好了,她給我辦好,我拿上卡就能走?!?/p>
2017年,龍灣村發展起了旅游業。在龍灣山上建起了水果蔬菜“采摘園”;通山公路修好后,村民順勢建起了“農家樂”。山腳下閑置的土地,經過全體村民的一致通過,建立起了市場,全村人都分到了租金。高小娟見證著這些:“十九大報告里有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村現在就是在享受著青山綠水帶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村民們過上了美好生活。”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高小娟覺得,自己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大學生村官是富民強村的“寶貝”,是基層干部隊伍的源頭活水。全省各地組織部門不斷深化大學生村官工作戰略意義的認識,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目前,在崗的陜西大學生村官中,47人擔任村黨組書記,910人擔任副書記。26人擔任村(社區)主任,309人任副主任,實現了“培養人才與留住人才”的雙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