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武鄉縣按照省委組織部 “關于在全省大學生村官中繼續深入開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六個一’活動的通知”要求,圍繞走訪一遍全村農戶、記錄一本民情筆記、寫好一份調研報告、作出一份公開承諾、聯系一戶困難家庭、辦好一些惠民實事,探索建立了大學生村官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
以體察民情、把握民意為目標,建立健全大學生村官入戶走訪制度。該縣202名大學生村官以“走訪一遍全村農戶,當好社情民意調查員”為基本要求,共走訪農戶32768戶。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形成了大學生村官入戶走訪制度,要求大學生村官每年對所在村居住的農戶逐戶走訪一遍,建立動態的社情民意檔案,實現大學生村官入戶的常態化。
以記錄民意、建立檔案為目標,建立健全大學生村官工作紀實制度。大學生村官以“記錄一本民情筆記,當好民情檔案管理員”為基本要求,撰寫民情日志20500余篇,建立了詳細的民情檔案。該縣要求大學生村官結合入戶走訪,詳細記錄每個農戶的家庭人口、存在困難等情況,記錄惠民政策落實和村民對本村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掌握妥善處理各項工作的第一手資料。
以強化責任、接受監督為目標,建立健全大學生村官承諾公示制度。該縣大學生村官2013年初作出公開承諾680條,年終進行評議,兌現率達到96%以上。在此基礎上,完善了大學生村官承諾公示制度,要求大學生村官每年年初要結合任職村情況,以涉及發展和民生的事項為重點進行公開承諾,年終接受評議。
以問計于民、解決問題為目標,建立健全大學生村官主題調研制度。大學生村官通過深入調研,共撰寫調研報告400余篇,為鄉村兩級提供合理的決策依據350個。大學生村官主題調研制度要求,以基層組織建設和民生保障為重點,科學合理確定調研主題,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撰寫調研報告。
以精準解困、脫貧致富為目標,建立健全扶貧幫困制度。全縣202名大學生村官共聯系困難家庭202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大學生村官扶貧幫困制度,每年年初在任職村選取一戶困難家庭,結成對子,采取“幫解困、幫技能、幫信息、幫維權、幫思想”等措施,使大學生村官成為活躍在基層一線的扶貧工作隊員。
以干事創業、促進發展為目標,建立健全助民惠民制度。通過認真落實“創業行動計劃”,大學生村官領辦創業富民項目40個,帶動500余戶困難戶增收共計900余萬元。助民惠民制度要求大學生村官每年都要通過推廣先進農技、調解矛盾糾紛等形式,辦好一些群眾關心期盼的實事好事。同時,要積極創業富民,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使助民惠民成為大學生村官日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