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大學生村官的創業能力,今年以來,夏縣結合“大學生村官創業年”活動,把創業作為大學生村官履職鍛煉的主旋律,實施“四引導,三培訓,兩機制,一保障”工作機制,助推大學生村官想創業、敢創業、創成業,在基層舞臺上實現人生價值。
“四個引導”激發創業活力
實行考核引導、競爭引導、典型引導、獎勵引導四項措施,激發大學生村官的創業活力。在年度考核中突出創業富民考核比重,把創辦項目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和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不斷推動大學生村官投身創業富民主戰場;組織開展大學生村官創業競賽活動,樹立了郝鵬飛、晉天明、姚彬等大學生村官創業典型,在大學生村官中開展比學趕幫超,營造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搭建大學生村官聯誼會、網上服務中心、QQ群等創業經驗交流平臺,在互動、互幫、互助中激發大學生村官創業熱情。全縣197名大學生村官已全部參與各種專業合作社,創辦各類項目15個,其中創業示范基地4個。
“三類培訓”提升創業能力
立足提升大學生村官創業的能力和水平,積極開展SYB創業項目培訓、導師結對培訓和專業技能培訓,為大學生村官創業打好基礎。全縣115名大學生村官參加了由市委組織部和市人社局聯合舉辦的SYB創業培訓,舉辦了創業富民培訓班、專業合作社培訓班等專題培訓6期,為大學生村官提供免費創業技能培訓。成立了夏縣大學生村官創業服務站,聘請李振會、李建平、李懷周等知名縣域企業家擔任“一對一”幫扶導師,面對面為有創業項目的大學生村官提供指導,降低了大學生村官的創業風險,促進了大學生村官創業的積極性。
“兩種機制”保障創業權益
發揮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的作用,為大學生村官在創業項目發展上提供政策支持和機制保障。建立了以大學生村干部管理辦公室為平臺的“大學生村干部創業服務”工作機制,完善出臺了《夏縣大學生村干部管理辦法》、《大學生村干部創業信貸扶持工作方案》、《大學生村干部創業優惠政策實施方案》等相關政策。同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大學生村官創業解決實際困難,縣工商、稅務等部門為大學生村干部創業開辟了“綠色通道”,免收個體工商戶登記費、管理費和證書費,其中為涉農項目、公益服務項目的,還全部享受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縣開發辦為1位創業大學生村干部提供了節水灌溉管道1000米,為大學生村干部自主創業提供了有效幫助。
“一項保障”落實創業資金
針對大學生村官創業缺乏資金問題,縣委組織部聯合團委、信用聯社,為有創業意愿、創業基礎、創業項目的大學生村干部提供創業資金扶持。明確規定凡通過申報、項目審核、信用評定等程序的大學生村干部,可由縣信用聯社提供3萬元以內的小額信用貸款額度或10萬元以內的抵押、質押和保證擔保貸款額度。同時,加強與市大學生創業促進會的溝通聯系,幫助大學生村官申請幫扶資金。今年,7名大學生村官獲得了YBC發放的35萬元創業幫扶資金。
在組織部門的引導和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下,全縣大學生村官創業積極性普遍高漲,創業成效初步顯現。南大里鄉大學生村官胡雪麗創辦的《入圍夏縣網》,已成為夏縣最大網絡媒體,被縣工商局評為“大學生村官創業之星”;泗交鎮楊志宏成立了中藥材合作社,種植中藥材400余畝,發展社員近100戶,給村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被夏縣農業委員會評為“縣級典型示范合作社”;在全省組織的創業設計大賽上,泗交鎮大學生村官金飛飛獲得了創業設計大賽三等獎。大學生村官已把“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幫著農民富”作為自己的創業動力,并通過自己的創業實踐,影響一批人,帶動一班人,致富一村人,在基層廣闊舞臺上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