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五華區的“飛地”——云南昆明五華區廠口街道瓦恭社區新來了一名大學生村官肖蕊奉,村里人都不相信這個外表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小姑娘會是新來的村官。然而這一年來,她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開辦“大學生村官睿銳課堂”,在基層發揮個人才能,以實干、擔當的作風成為“村里人”口中的“萌娃娃村官”,以實際行動樹立了五華村官青春向上的形象。
赤子之心 春風化雨
肖蕊奉雖然是個柔弱的小姑娘,但卻沒有一點嬌弱的毛病,上任以來“放得下架子、俯得下身子”,對社區每一個小組都進行過走訪調研。在走訪的過程中,很多村民和她提起,家里因為忙于農活,常常顧不上孩子的學習生活,致使孩子節假日時,多是看電視、打游戲,荒廢時間。
她在泰國留學時,曾在當地小學做過愛心支教,而這一次也為祖國的“花朵”做了有意義的事——開辦“睿銳課堂”。她積極籌備,主動向社區報告詳細方案,幾番調整后,這個計劃得到了社區黨總支的贊同與支持。
一開始很多家長不愿意送孩子來培訓,她就挨家挨戶和家長們溝通協調,告訴家長們課堂的公益性、可靠度。學生尹開胤的母親起初就不相信真的有這么一個課堂,肖蕊奉就向她詳細地介紹了課堂的情況,磨破了嘴皮子后終于贏得了家長的信任,也喚起了社區家長們對孩子學習教育的重視。
從今年3月份起,她已經與來自6個居民小組的30余名學生們“相約”了40余節課,黨總支也為課堂正式掛牌“大學生村官睿銳課堂”。
良師益友 潤物無聲
老師要教給孩子們的不僅僅是課本里的知識,更多的是幫助他們在生活中有所成長。有個叫李舒琦的女孩,第一次上課時哭了兩次,一次是她寫不出來作文,急得哭了,一次是村官讓她問對面的哥哥叫什么名字,她因不敢與陌生人說話而低聲啜泣。肖蕊奉耐心地鼓勵她、輔導她,通過40多節課的鍛煉,她在社區開展的七夕節活動上向大家分享了經典故事,也能和第一次她連名字都不敢問的哥哥一起下棋、做手工。
“睿銳課堂”還常常舉辦形式多樣的課余活動,讀書分享會讓孩子們愛上閱讀,學會分享;教唱英文歌讓其告別啞巴英語,激發學習興趣;母親節時共繪手抄畫、演講比賽,培養其懂得感恩、學會說話;“暑期動動手”手工制作活動鍛煉其動手能力,激發手工創作靈感和熱情。
這些豐富的活動貫穿學生的周末和假期,也幫助孩子和村官建立了亦師亦友的關系,更重要的是讓歡笑一直伴隨著孩子們的成長。
青春無悔 愛心無限
為了將更多的知識教給孩子們,肖蕊奉在離開學校后,又捧起了書本,走上了新的學習道路。研究學生課本、收集教學資料、更新教學信息、創新教學方法,結合孩子們年齡分布不一,知識水平不同的特點,選取恰當的方法開展教學,營造簡單愉快的課堂氣氛,使孩子們對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保證在補課的時候能解答孩子們的問題,引導他們在學習上取得進步。
隨著農忙時節的到來,前來上課的孩子慢慢地變少了,他們在家幫助父母做農活,這也令肖蕊奉感到欣慰、動容,覺得孩子們有成長,自己的付出有收獲。她認為公益并不是要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要堅持把課堂辦下去,即使只有一個學生來上課,也要不忘初心,無悔付出,這是她給孩子的承諾,也是對自己的要求。
肖蕊奉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了村官的時代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