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彝鄉石林,正值西街口鎮3萬畝人參果采摘銷售的豐收期,萬畝冬春枇杷也即將迎來掛果收獲,這些致富一方的好品質生態果實中,有很大一部分穿上由西街口鎮5名石林本地大學生村官合伙創業量身定做的“果衣”網套,憑借好品質、好賣相大量銷往省外,受到各地市場歡迎。近年來,石林縣委組織部不斷加大對年輕人才創業的扶持力度,在全縣形成了大學生村官扎根農村積極爭干事業、聚力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
大學生村官進行網套制造
大學生村官創業“點石成金”
“石林果美包裝有限公司招聘生產設備學徒3名、業務員10名,愛學習、肯干事、共進退、共發展,一經聘用、待遇從優!”幾天前,王宇佳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了這條招聘信息,希望能夠招賢納士、共同進步。今年不到30歲的王宇佳是石林西街口鎮西街口村委會的大學生村官,也是聯合建立起石林第一家果蔬包裝用品制造企業的5名大學生村官青年創業者之一。
“在縣委組織部和西街口鎮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我們公司今年5月開工建設廠房,6月到山東青島購回制造網套機器,7月份緊接著投入生產,預計今年可以為人參果種植戶節省90萬元的果實包裝費用。”王宇佳說,在石林縣鹿阜街道宏圖村委會的石林果美包裝有限公司廠房內,生產原料整齊堆放,用于制造果蔬包裝的網套發泡設備正轟鳴運轉,產出每袋4000個的水果包裝網套。
今年,隨著石林西街口鎮人參果產業的發展壯大、市場前景越來越好,大量遠銷省外、長途運輸量大,在石林縣委組織部和西街口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精明干練的王宇佳和其他4名西街口鎮的大學生村官趙渠成、錢宇、汪靜、楊驍琳,擬定了商業計劃書,經過大量市場調研,多方籌措資金100萬元,建立起石林第一家果蔬包裝用品制造公司,主要針對石林及周邊縣市果蔬種植戶,生產發泡網套、塑料墊、紙箱等果蔬包裝用品。10月,果美包裝有限公司迎來了生產高峰期,至今已生產了1萬袋每袋3千克的網套包裝袋,創造出近50萬元產值。今后,他們公司日均可生產發泡網套產品3000千克,基本能夠滿足石林市場需求,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500萬元,可帶動數十人就業、創業。
“果農經過分揀出來的優質果一個個套袋包裝起來發往省外,能保障運輸途中果實品質,賣價也能更高。”王宇佳說。幾個月來,5個年輕人白天在各自任職的村委會完成日常工作,下班后輪流到廠里研究生產工藝、改良生產技術、跑市場聯系銷路。最終,研制出適合人參果5種不同大小規格的包裝網袋,至今已生產超過1萬袋每袋比市場價便宜10多元的包裝網袋,并第一時間送到西街口鎮人參果種植戶手中。“今年用上我們當地這些大學生村官生產的網套,每袋比以前從昆明拉下來的多出1000個,價格便宜,質量有保障,果子銷出去賣相好,更受歡迎。”西街口鎮人參果種植大戶虎玉對網套贊不絕口,虎玉家今年種植了40畝左右的人參果,預計收入能達到30余萬元。“在人參果產銷季節過后,我們緊接著會針對即將成熟的大可鄉萬畝枇杷,以及全縣蔬菜、蛋類等進行網套包裝定制,為更多種養殖群眾省下成本。”王宇佳說。
“通過進一步完善生產工藝、流程以及規范管理,各方面制度化、工廠化運轉起來,計劃將22畝土地建成一個‘有血有肉’的石林大學生村官創業園,開起閣樓風格的特色餐飲,歡迎全縣其他有創業項目的大學生村官或青年創業者入園創業。”王宇佳對今后發展有著清晰務實的定位。5名蓬勃朝氣、有著干事創業精神的年輕人中,王宇佳已成為一名黨員,而其他4人也已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成為入黨重點發展對象。
無獨有偶,在石林鹿阜街道小河村委會小尖山村組國營林場旁,一處依山就勢,名為石林撒尼沁園的養殖家庭農場內,放養著以石林圭山奶山羊為主,包括土雞、火雞、珍珠雞、鵝、火鴨、土豬、山羊、兔子等數千只動物。這座農場,是石林板橋街道龍潭村委會今年27歲的大學生村官楊艷生創建的,通過他幾年來生態養殖的方式,把傳統養殖升級成了兼具養殖功能、休閑體驗功能的多樣化現代農場。楊艷生同時充分利用微博、微信、農村電商平臺“樂村淘”等互聯網平臺擴大線上銷售。下一步,他計劃擴大養殖規模、提升養殖技術和管理模式,把民族文化和創意元素融入特色農產品中,拓寬銷路,將家庭農場打造成當地“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帶動村民開拓新型養殖創業路。
分揀套袋人參果
當好農村基層“三大員”
石林為加強大學生村官的管理,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的作用,通過“兩兩結對強基礎成為基層組織’建設員’,走上講壇做老師成為方針政策’宣傳員’,志愿服務勇當前成為人民群眾’服務員’”的方式,不斷提升大學生村官服務農村的能力與水平,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應有的作用。
兩兩結對強基礎,讓大學生村官成為基層組織“建設員”。石林大學生村官以今年“基層黨建提升年”為契機,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學在日常、做在經常。以板橋街道為例,大學生村官兩兩結對,先后到板橋街道12個村委會,對照基礎黨務清單和黨建督導清單,幫助村干部理順思路,將黨建材料進行規范化整理;組織各村支部書記參加黨支部工作手冊和黨員工作手冊規范化填寫培訓;教會云嶺先鋒綜合服務平臺管理員和遠程教育播放員學會靈活使用平臺,按要求維護好相應的信息,并每半個月對其進行督查。在各基層黨組織任專職副書記的大學生村官,紛紛以“當家人”的使命與擔當來抓好基層黨建工作,踐行大學生村官服務基層的職責,力爭成為一名合格的基層組織建設員。
走上講壇做老師,讓大學生村官成為方針政策“宣傳員”。石林開展了“村官輪流村村講,村官講給村民聽”活動,圭山鎮的大學生村官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按照壇主日常負責制,每期講壇結束后根據下一個村黨總支實際情況精選演講內容,并根據主題要求,多方收集材料,理性思考分析,做到切實服務農村群眾,將黨的方針路線、惠農政策帶到農村。至今,共進行了4期8次講壇活動,宣講主題從“兩學一做”到“一帶一路”,從長征精神到身邊模范,從山羊養殖到辣椒種植技術,充分發揮了大學生村官知識層次高、學習意識好、創新能力強、對基層情況相對熟悉、工作富有激情的優勢,滿足了基層黨員群眾多元化的學習。
志愿服務勇當前,讓大學生村官成為人民群眾“服務員”。開展志愿服務,石林大學生村官一直在行動,今年以“我為創文做貢獻”為主題積極開展交通勸導、衛生清掃等志愿服務。每周定期作為“交通勸導員”“衛生清掃員”和“矛盾調解員”發揮作用,以良好的姿態充分展現了大學生村官的風采,為昆明創建文明城市暨石林縣再創全國文明縣城貢獻一份力量。
成立“大學生村官之家”
今年6月,為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村官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村官連排班作用,更好地凝聚、發揮大學生村官的力量,由石林縣委組織部充分整合資源并提供經費支持,聯合石林鹿阜街道在阿烏村委會內打造了一間全新的石林縣大學生村官活動室,建成大學生村官活動室、議事中心、教育培訓中心、文體活動中心、創業展示中心,為全縣65名大學生村官提供了學習、交流、活動的固定陣地,通過“大學生村官之家”的打造建設,以此增強大學生村官的歸屬感,加強對大學生村官的管理。
石林“大學生村官之家”打造議事中心,培養大學生村官政治素養。定期組織大學生村官到活動室參加村官議事討論會等活動,組織大學生村官針對村官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大學生村官作用發揮新思路,以及近期重點工作,例如:對農業普查、人口普查、貧困人口動態管理等工作進行討論交流,使大學生村官對全縣各項工作、活動廣泛參與,將活動室建設成大學生村官的“溝通橋梁”。
石林“大學生村官之家”打造教育培訓中心,提高大學生村官工作能力。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活動室打造“兩學一做”宣傳墻,同時通過遠程教育、網絡教育、學習分享、講座等方式,開展公文寫作、農村基層業務、農業實用技能、政策法規、市場經濟及科技文化知識等培訓;定期在活動室公開欄發布農資、勞務、病蟲害防治、科學技術等實用信息,把活動室建成大學生村官獲取信息的便捷“窗口”。
石林“大學生村官之家”打造文體活動中心,促進大學生村官個性發展。活動室內有小舞臺、書柜、電腦,它既是農家書屋,也是文體活動室,還可充實一些樂器以及健身器材等公共資源。除了供大學生村官自由學習、娛樂、活動外,結合大學生村官集體活動、傳統節日,舉辦辯論賽、演講、書法、書畫、拔河賽等內容健康向上、教育意義豐富的文體活動,豐富大學生村官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揚正氣,凝聚人心,把活動室建成精神文明活動的“核心陣地”。
石林“大學生村官之家”打造創業展示中心,展現大學生村官領頭風采。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是時代的呼喚和事業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村官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在活動室內設立大學生村官創業風采展示窗口,對石林優秀大學生村官楊艷生創立的石林撒尼沁園養殖家庭農場,王宇佳的石林果美包裝有限公司,朱曉婧的石林居美凈家政服務有限公司進行了展示,同時邀請他們與大家一起交流、學習,把活動室打造成實現大學生村官創業干事夢想的“圓夢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