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7年大學生村官選聘公告發布后,引起了包括湖北日報、中國網等媒體的關注和熱議,公眾關注的焦點集中在選聘人數、新聘村官任職去向和期滿村官出路等多個方面;熱議的話題有深度解讀公告的,有為村官建功脫貧攻堅主戰場出謀劃策的,有建言完善村官制度設計的。這表明,公眾對大學生村官群體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寄予的希望越來越大。
湖北今年計劃選聘2000人,是去年的2倍,如此招聘規模居全國各省區市之首。湖北日報發表題為《從“愿當”村官到“當好”村官》的評論員文章,指出從象牙塔到田埂頭,從天之驕子到“泥腿子”,有人打開了廣闊天地,也有人慨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人施展了才華,也有人在“水土不服”“無事可干”的抱怨中磨掉了朝氣、磨掉了銳氣、磨去了沖勁。不同的成長面貌,不同的心理狀態,折射出這個年輕群體所面臨的考題和不同的作答。
今年湖北省新聘村官將被全部安排到建檔立卡貧困村任職,對此中國網發表評論說,目前,扶貧攻堅正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關鍵期,面臨著一系列極具挑戰性的矛盾和困難。大學生村官到建檔立卡貧困村任職,對他們形成重大檢驗和考驗,既檢驗考驗吃苦耐勞能力,也檢驗考驗群眾工作能力,還檢驗考驗攻堅克難能力。只有勇于接受檢驗和考驗,才能在扶貧攻堅的大熔爐中百煉成鋼,展現青春風采。
湖北省今年選聘公告明確,大學生村官滿1個聘期(3年)后,特別優秀的,可定向招錄為選調生,其余人員可考核招錄為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這項制度設計無疑增加了崗位的吸引力,但膠東在線的評論發出了善意提醒,文章說,隨著村官出路有了制度“兜底”,可能導致少數人將村官崗位作為一個跳板,只為獲取政策紅利而來。對此,有關方面應采取配套措施,防止 大學生村官最初的建功基層、鄉土情懷、造福百姓等精神內核逐漸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