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精神”孕育于革命戰爭年代,是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艱苦奮斗、顧全大局、自強不息、勇于創新”,體現出其獨特鮮明的自身特征。時代再變,條件再好,我們都不能丟掉像“呂梁精神”這樣體現黨的根本宗旨和優良作風的精神財富。特別是在這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的關鍵時期,身為大學生村官,理應勠力同心,弘揚好“呂梁精神”,凝聚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力量源泉,幫助群眾脫貧致富,讓人民生活越過越好。
當今,脫貧攻堅工作已進入重點研究解決深度貧困問題的階段。讓深度貧困地區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艱巨性、重要性、緊迫性可想而知。面對深度脫貧中,諸如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社會文明程度較低,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貧困人口占比和貧困發生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集體經濟薄弱等問題,我們尤需發揮出“呂梁精神”的本色,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打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的硬仗。
“扶貧先扶志”,“呂梁精神”就是最好的“志”劑。艱苦奮斗,就是要我們大學生村官能夠沉下去,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合理確定脫貧目標,與貧困群眾心連心,手挽手,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實現自力更生,不僅讓其在生活上脫貧,也要讓其在意識上脫貧,讓其也樹立起艱苦奮斗的品質,避免再度返貧。
顧全大局,是要我們的大學生村官,既著眼于貧困戶,也要放眼大格局,切不可心懷“全國那么大,一兩家貧困戶不脫貧也算正?!钡腻e誤思維。要明白,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是全國范圍內的脫貧攻堅戰。我們“絕不能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要讓13億中國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自強不息,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痹诿撠毠缘穆飞?,不能只是我們的黨員干部、大學生村官“剃頭挑子一頭熱”,貧困群眾“等靠要”,而是應該激發出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活力,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通過黨群、干群齊心,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
勇于創新,脫貧攻堅路上,一味的按照“套路”來是不可取的,也應該立足實際,大膽創新、勇于創新、善于創新,以創新思維審視脫貧攻堅,以創新舉措推進脫貧攻堅。這就需要,大學生村官對自己的脫貧工作做到“門清”,完全了解了自己的工作任務,才能創新機制,開啟脫貧新模式,既解決困難群眾的臨時困難,又增強長久造血功能。
實現非常目標,必下非常之功。在凝神聚力攻堅,深度脫貧的道路上,我們必須堅持弘揚“呂梁精神”,不忘初心,狠下“繡花”功夫,精準發力,持續用力,讓“呂梁精神”在脫貧攻堅之戰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