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黃強在查看大棚西紅柿長勢。 李永何 圖
兩年前,一個和村里人說話會臉紅,面對鎮村干部的提問只會說“是的,是的”,拿著新農合收繳通知稿子在廣播里講話磕磕巴巴的女大學生村官出現在大李官營村。
兩年后,和鎮村干部因為工作激動地打“嘴仗”,在收獲的季節里熟練地撥開黃澄澄的玉米與嬸子大姨侃侃而談。這時,黃強已經成為村民認可的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撫寧鎮大李官營村副書記。
主動融入,走進群眾心里
“你來村里干啥啊?能把村里那條坑坑洼洼的路修了嗎?”“老百姓現在都缺錢,你能給弄點不?”“在村里能干多長時間啊?不會來幾天就走了吧!”第一次參加黨員村民代表會的黃強被幾個上了歲數的大伯追著問。
黃強被問得啞口無言,淚水在眼眶里打轉。“我能做些什么,該從哪入手?”剛進村的那些天,黃強反復思索著這兩個問題。
“其實村里工作說難也難,說易也易,咱老百姓講感情,等大家對你熟悉了,把你當自己人了,接下來的事情就都好辦了。”村書記的話讓黃強醍醐灌頂。從那時開始,村里小賣部聊天的人群中、老大娘家的炕頭上、坑坑洼洼的田壟上,都能見到黃強的身影。
2013年秋季,得知村民付建喬家只有老兩口在收秋,黃強二話不說到他家的玉米地“報到”。玉米收完了,黃強的臉曬黑了、手指磨破了、腰也酸得直不起來了。打那以后,付大媽逢人就夸:“黃強這閨女不錯,幫我干活可賣力了,不干完都不回家吃飯。”
慢慢地,黃強開始上手村里的工作。大李官營村建立了黨員群眾綜合服務室,黃強主動承擔起代辦員的職責,為年老體弱、臨時有事情脫不開身的村民代辦農村合作醫療報銷、養老保險收繳發放、低保戶申報等事。為此黃強購買了一輛電動車,帶著村民的托付往返于鎮村之間。同時,黃強還組織村里年輕的黨團員建立了便民服務隊,經常帶著大家為村里的孤寡老人大掃除、洗床單被罩、理發等。
一件件平凡的小事,讓這個剛走出校門不久的女大學生村官慢慢地走進了村民心里,也一步步融入到村里。
獨當一面,挑起村里大梁
2014年初,大李官營村被確定為省級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重點村,需要在一周內制定出改造提升規劃,這關系到資金能否用在刀刃上。其他村“兩委”學歷不高,起草規劃的任務就落到了黃強的肩上。
時間緊、任務重,黃強干脆就住在村里,連續幾天沒有回家。她白天挨家挨戶走訪黨員、村民,征求大家的意見;晚上熬夜把收集到的意見匯總,終于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規劃。
幫扶工作組入村以后,黃強和工作組一起跑辦工程審批手續,輾轉各地聯系購買質量好、價錢低的工程材料,冒著炎炎烈日現場監督施工進度,通宵研究完善幫扶內容,全程參與了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使大李官營村當年硬化街道延長1700米,自來水全部入戶,清理各種垃圾1200方。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街道成為了歷史,清澈的自來水嘩嘩地流進村民家中,村民們笑了。但是,幫扶工作組撤離后,村里亂扔垃圾的現象又開始了。她及時找到村書記,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建立監督責任制和獎懲機制,即村民負責自己家周圍的衛生,村民代表負責本小組衛生情況的監督,組內出現亂扔垃圾現象,小組長要被追責,年底進行考核評比,分數第一的小組成員將會得到獎勵。”方案實施以來,村民亂扔垃圾的現象大大減少了。
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生活不能落后。為了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黃強組織村民跳起了廣場舞。作為組織者,她跟著視頻反復練,然后分解成大家容易記住的小節教給村民,有新人加入,她都會單獨“開小灶”。現在跳廣場舞的大娘大姨們都喜歡叫她黃老師。黃強組織的太極扇舞蹈隊在 2015年“撫寧區紫金灣杯廣場舞大賽”中獲得了復賽入場券。
更新品種,西紅柿喜獲豐收
大李官營村有十二戶村民種植西紅柿,因為文化程度較低,科技意識跟不上,西紅柿收獲時產量總是很低,經濟收益一直不好。面對這樣的情況,黃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聯系上了大學時的老師,在老師和院長的幫助下,拿到了一個西紅柿新品種的信息,結合互聯網查找了西紅柿的銷售途徑和市場占有率,綜合所有信息和大棚種植戶的現狀,黃強覺得在村內種植新品種很可行。于是,黃強召集種植戶商議進行西紅柿品種更新換代。“寧可少掙點,也不愿意冒風險。”一盆冷水把她澆的透心涼。但是就這么輕易放棄不是黃強的性格,她“軟磨硬泡”“逐一擊破”,實在不行就打親情牌,在她的努力下,2015年春季,西紅柿大棚種植戶都開始嘗試種植新品種,第一茬每畝增收3000元,大大帶動了村民的熱情。
除了熱心村里的工作,黃強還積極參加撫寧區大學生村官各項活動。2014年,撫寧區大學生村官自發成立了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黃強作為服務隊的組織者之一,多次乘車到秦皇島市區參加志愿者團隊的活動。此外,她還主動策劃組織了板廠峪長城保護、撿拾垃圾、為患癌老人捐款等志愿服務活動。
從融入群眾到漸漸成熟,黃強有著自己的座右銘:踏踏實實工作、勤勤懇懇做事、默默無私奉獻,為大李官營村的發展盡全力,獻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