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寧晉縣積極將大學生村官隊伍建設,列為農村干部“儲備庫”建設重要內容,積極引導他們扎根基層、奉獻農村,通過多種措施激勵、多方力量幫扶,著力把大學生村官隊伍打造成一支能吃苦、銳氣足、活力強、能力棒的美麗鄉村建設“生力軍”。
一、強化管理提素質。為使大學生村官真正適應環境、進入角色,寧晉縣在加強管理上狠下功夫,保證了大學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一是實行行政管理和區域管理相結合制度。按照“人員均衡、區域就近”的原則,將全縣大學生村官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由大學生村官任組長,由縣委組織部和鄉鎮主管副職作為指導員,定期開展活動,定期交流。
二是實行大學生村官現場述職制度。在全省率先實行了大學生村官現場述職,采取逐人述職、逐人點評、影像互動的形式述職。
三是實行了“4+1”分包責任制。即縣級領導帶頭包,鄉鎮黨委書記重點包,幫扶干部和任職村支部書記具體包,老村官幫扶新村官。通過“4+1”分包責任制的實施,使大學生村官不僅迅速掌握了農村工作的特點和方式方法,村干部也從“大學生村官”那里學到了新思想、新觀念,達到了優勢互補的目的。
四是多渠道推進大學生村官流轉。鼓勵大學生村官參加村“兩委”選舉,在事業單位招錄時,制定對大學生村官加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等優惠政策,為大學生村官有序流轉提供了機遇。截至目前,全縣已先后有60余名大學生村官考錄或轉任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二、豐富載體激活力。抓住大學生村官年輕好勝、熱情主動的性格特點,組織開展以“講奉獻、創業績、做新農村建設有用人才”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為他們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
一是設立“大學生村官論壇”。通過開展談思想交流體會、典型事跡報告會、走進農村走近農民、向父輩尋根等方式,端正思想、轉變觀念,為創業成才奠定扎實基礎。
二是開展零距離服務活動。根據大學生村官的專業特長、發展潛力、綜合素質和任職村產業經濟發展狀況和特色,確定不同培養模式,制定具體培養計劃,實施不同培養措施。
三是開辦“大學生村官課堂”。在小河莊、西營設立教學基地,通過采取專家講、能人說、自己談等形式,著重提高他們的組織管理能力、創業帶富能力及發展現代農業的能力。
四是評定“五好大學生村官”。按照“思想認識好、執行紀律好、工作作風好、創業實績好、群眾反映好”標準,采取鄉村推薦、縣委考察、公開競選的方式,在全縣的大學生村官中開展“五好大學生村官”評選,做為典型培樹對象和學習標桿。
三、突出創業促成才。著眼于農村建設和村官成才的雙重目標,把創業這個時代主旋律作為培養核心,將大學生村官納入到培養農村創業“領跑人”計劃中。
一是在目標上加壓。把創業和帶領群眾共同創業做為衡量大學生村官能力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每年初簽訂創業目標,每年底逐人驗收。根據任職村創業環境,與大學生村官特長相結合,科學、靈活定目標,加大創業內容的分值比重。
二是搭建創業平臺。從全縣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項目中,精心篩選電線電纜、食品加工、食用菌、紡織服裝、特色種植等8個重點企業命名為創業示范基地,作為大學生村官的創業實踐課堂,聘請縣內知名企業家、創業帶頭人以及縣直有關部門業務骨干組成了創業培訓講師團,不定期辦班培訓、到創業一線輔導。
三是打造“綠色通道”。組織縣發改、工信、招商、農業等部門組建創業服務指導團,全方位幫助大學生村官解決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環境、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困難,實現直通車服務。
四是評選創業先鋒。通過開展“創業先鋒”評選表彰,舉辦大學生村官創業成果展、創業技能競賽,在報社開辟村官“創業之星”專欄等方式,宣傳創業典型、激發創業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