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城市張巷鎮九坊村委會主任、大學生村官孫蔚在任職期間,自費到山東壽光學習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回來后帶領村民建設大棚蔬菜基地面積100畝,去年,該基地實現產值150余萬元,村民人均增收600余元;
袁州區洪塘鎮灑下村黨支部書記、大學生村官廖味娟任職以來,克服重重困難,帶頭捐款,積極爭資,帶領村民新修的鎮村公路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路,村民對此豎起大拇指夸獎;
萬載縣康樂鎮猛輝村主任助理、大學生村官謝文家成立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勇擔省重點工程宜春花博園建設工程綠化設計重任,并圓滿完成項目施工,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
從2008年開始,宜春連續6年選聘大學生村官共1302人,現有29人擔任副科級干部、10人擔任村黨支部書記、3人擔任村委會主任,64人進入村“兩委”班子,另外159名大學生村官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澆開創業之花,帶領群眾致富,受到村民愛戴。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大學生村官隊伍建設,把它作為抓基層、打基礎,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抓手,著力打造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成長成才的良好平臺。宜春大學生村官創業的“井噴”現象正是宜春大學生村官創業大樹結出的碩果。
創新選拔機制,當好伯樂相好馬。我市堅持通過公選選拔英才。面試中,成立由組織部分管領導、鄉鎮黨委書記、村黨支部書記及優秀大學生村官組成的“考官團”,讓熟悉農村工作的考官來選大學生村官,確保選出好苗子。對業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大學生村官,及時提拔使用,并通過公開選拔副科級干部、選錄選調生、考錄公務員等途徑,為大學生村官成長開辟綠色通道,讓大學生村官臉上有光彩、心中有底氣,愿意扎根基層苦干實干。
強化幫扶引導,助推村官自主創業。大學生創業,最怕沒資金沒技術。為此,我市建立了76個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基地,將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列入小額貼息貸款的扶持范圍,農業、財政、金融、稅收、科技等部門給予優先扶持。
為拓寬大學村官創業思路,幫助他們積累實踐經驗,我市積極開展技術培訓,輔導創業。每年舉辦一期SYB(創辦你的企業)創業培訓班,實現了在崗大學生村官培訓全覆蓋。定期組織大學生村官到創業示范基地跟班鍛煉。先后選派30余名大學生村官到江蘇華西、安徽小崗等地參觀考察。今年9月,我市又引進YBC(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扶持創業項目,為創業的大學生村官提供資金和商業網絡支持,并建立了127人的創業導師團隊,對創業村官進行輔導。通過實施YBC項目,我市大學生村官已申報創業項目50多個,獲支持資金200多萬元。目前,全市示范基地共接受大學生村官學習、考察、培訓975人次,帶動159名村官成功創業。創業項目總投資1600多萬元,涉及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等方面,帶動兩千余戶農民增收。
搭建交流平臺,加強村官管理。我市將抓大學生村官創業和加強大學生村官管理有機結合,制定下發了《宜春市大學生村官管理辦法》,引導成立了“宜春市大學生村官聯合會”,并專門劃撥了120平方米辦公用房,開通了大學生村官網站,編輯了《宜春市大學生村官》雜志,建立了大學生村官飛信和QQ群,搭建起大學生村官自主管理、共同發展的平臺。聯合會成立后,緊緊圍繞“爭做人民滿意的大學生村官”這一目標,通過開展學習交流、加強培訓、展示風采、扶貧濟困等系列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
全市大學生村官創業出現“井噴式”發展,帶來的是宜春大學生村官創業大樹的枝繁葉茂,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其中,孫蔚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就業創業優秀個人”、農業部“百名科教興村帶頭人”稱號,帶動豐城市設立了大學生村官創業孵化園;謝文家被團中央選為30名優秀青年代表之一,參加“我的中國夢——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宣講團,他創辦的贛鴻園林設計有限公司,帶動了20多名優秀青年從事花卉苗木產業。還有中央電視臺尋找最美“村官”候選人方月萍、“秀美鄉村”設計師鄒武、“手電女孩”廖味娟、中組部《大學生村官生涯發展指南》收錄案例的張希、大學生村官論壇評選的“全國十佳大學生村官村民貼心人”龍水亮等都在各自的崗位上閃耀出青春之光。年輕的大學生村官們用扎扎實實的創業成效、帶領群眾致富來回報組織的培養、村民的愛戴,有力提升了全市大學生村官工作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