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是活躍在基層干事創業的生力軍,大理州以“四抓四強”為載體,扎實推進大學生村官“連排班”管理,進一步增強大學生村官群體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抓制度強組織。出臺了《大理州大學生村官“連排班”管理實施辦法(試行)》,按照“便于管理、便于工作、便于活動”的原則,組建了1個大學生村官連、12個大學生村官排、100個大學生村官班,把每名大學生村官編入“連排班”進行管理。大學生村官連、排、班指導員,分別由州委組織部大學生村官管理科負責人、各縣市委組織部分管副部長、各鄉鎮黨委副書記或組織委員兼任。連長、排長、班長由各級管理機構經民主推薦、組織考察后任命。
抓分工強職責。按照“方向明、落實實、效果好”的要求,明確大學生村官連、排、班指導員和連、排、班長的分工,圍繞宣傳落實政策、促進經濟發展、聯系服務群眾、推廣科技文化、參與村務管理、融入民族團結、服務脫貧攻堅、加強基層黨建等中心工作,實施“定崗定責”制,建立“連排班”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角色定位,促使大學生村官“連排班”各級負責人增強“建功立業、舍我其誰”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壓擔子、交任務,明責知責、在位盡責、有事可干,不當“花瓶”。
抓活動強功能。圍繞理論學習、業務交流、扶貧幫困、社會公益等內容,按照“連每半年至少活動1次,排每季度至少活動1次,班每個月至少活動1次”要求,采取線上活動與線下活動、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組織安排與自我組織相結合等方式積極開展“連排班”活動。同時按每名大學生村官每年1000元的標準納入財政預算,為大學生村官“連排班”工作提供了經費保障,努力把大學生村官“連排班”管理機制打造成“目標同向、工作互動、經驗共享、成長同步”的功能平臺。
抓督查強落實。州、縣(市)組織部部長和鄉鎮黨委書記經常了解掌握連、排、班活動情況,每年至少參加1次“連排班”活動,幫助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州級成立了大學生村官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大學生村官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掛鉤聯系縣市大學生村官排制度,將“連排班”管理工作納入大學生村官工作立項督查的重要內容,采取隨機調研、電話抽查、日常督查等方式,對所掛鉤聯系縣市大學生村官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指導協調、督促檢查12個縣(市)做好大學生村官“連排班”管理,做好跟蹤管理和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