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發揮大學生村官在村作用,巧家縣76名大學生村官積極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自身價值,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帶頭宣傳扶貧政策 讓群眾樹立脫貧信心
巧家縣大學生村官通過綜合服務平臺、入戶走訪、宣傳欄、發放小冊子等形式,把扶貧政策及各項惠民政策向群眾宣傳、講解,堅定群眾改變貧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決心,引導群眾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激發貧困群眾早日過上幸福生活的內生動力。
大寨鎮9名大學生村官利用剛開通寬帶網絡的綜合服務平臺向群眾播放各類惠民政策宣傳片、科養殖技術科教片,著力幫助群眾加強知識學習,提高思想、創新致富思路和方法。
大寨鎮傳統花椒產業發達,大部分群眾靠賣花椒支撐一家人的開支,然而一些群眾對于科學種植不甚了解,他們栽種花椒之后不懂得如何修枝剪葉,不懂得如何噴藥防蟲,不懂得如何科學灌溉,他們放任地里的花椒自由生長,不利于產出優質的花椒,同時花椒樹也可能因為管理不善而死亡。本鎮的大學生村官們在工作之余,積極下到田間地塊,向群眾宣傳科學種植的方法,并向群眾發放科學種植花椒的技術手冊。對于不識字的群眾,他們便當場朗讀、手把手演示、直至讓群眾聽懂學會能操作。
帶頭培育富民產業 助推產業發展優化升級
大寨鎮小寨村大學生村官高欣,發揮年齡輕、知識高的優勢,積極協助村“兩委”制定完善本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規劃,因地制宜培植特色產業,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推動農業優勢產業發展。
小寨村地處山腰地區,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為各種水果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小寨村的姜甘李生脆清甜,口味極佳,受到人們的喜愛,在整個大寨鎮享有很好的名聲。高欣積極配合村委會,幫助管理鎮上為村里安裝的姜甘李生長監控系統,并利用微信、QQ等新媒體向鎮外人員宣傳本村姜甘李,為以后打造本村姜甘李品牌做準備。
本鎮車坪村大學生村官鄒才軍幫助村民發展當歸藥材種植,但是一些村民對當歸并不太了解,只知道是一種名貴中藥,其他關于種植、銷售渠道等一慨不知,為了幫助村民脫貧致富,鄒才軍常常向村民詳細地介紹和講解種植當歸的好處、收益,與種植本地農作物相比較后的優勢,還帶著筆記本電腦,到小組長家中,通過小范圍的開“院壩會”、村民代表會,向群眾現場播放種植當歸的技術視頻,不怕臟不怕累地下到地塊,實地操作給群眾看,經過努力,他成功勸說10多戶貧困戶轉變種植模式,種植了當歸。在工作休息時,他還利用手機網絡銷售平臺,幫助部分村民在網上銷售蜂蜜、小烏洋芋等農特產品,擴大村民的銷售渠道,增加村民勞動的經濟價值。
帶頭深入實地 用行動踐行為民服務
金塘鎮拖巖村位于金塘鎮東南部,村委會所在地距金塘鎮政府36公里,境內最高海拔2080米,最低海拔960米,山高坡徒;常年干旱缺水。交通阻塞是拖巖村發展的“攔路虎”。吉拉古(轄18和19兩個村民小組),位于拖巖村東南邊。兩個村民小組共26戶,116人,前往18社和19社道路全長4公里多,路面盡是干石渣,有些地方處于懸崖邊,路況極差。由于近期的強降雨導致有些路段堵塞,無法通行,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拖巖村大學生村官李貞龍于8月11日步行前往吉那姑,并挨家挨戶的走訪,發動農戶投工投勞,清理路面,經過3天的努力,基本清理出了一條寬約1米的摩托車路面,這既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一定程度的保障了村民的出行安全。缺水是拖巖發展的另一只“攔路虎”,石膏坪是拖巖全村唯一擁有水源的地方,8月23日下大雨,引起了小部分山體滑坡,掩埋了溝渠,阻斷了水源,影響了石膏坪55戶,254人的生活用水,得知這一情況后,8月25日李貞龍和另一位駐村隊員到實地查看了情況后,積極協調資源,最后通過努力,聯系到了縣水務局,協調來了81米125管徑的塑膠管9根,并于8月27日組織當地農戶接通了水源,保障了村民的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