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駐村至今,劉洋獲得了一個雅名:行走的民情檔案。他用腳步丈量田間地頭,用真心換真情,贏得村民點贊。
“小劉的手機比魔術師的手還靈,點點屏幕就把我家的鮮花賣出去了,增加了不少收入。”村民圖爾貢·亞森高興地說。
在一次走訪中,劉洋走進村民圖爾貢家的溫室大棚,滿棚盛放的月季姹紫嫣紅,主人的眉頭卻緊鎖不展。他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細節,詢問中得知圖爾貢建起了溫室大棚培育鮮花,但銷售不理想,投入的資金難以得到回報。
劉洋利用自己熟悉網絡的優勢,幫助圖爾貢擴大宣傳,他精心拍攝鮮花照片并撰寫文案,通過微信朋友圈、抖音、電商平臺等渠道發布推廣。同時,在朋友圈發起“助農團購接龍”,聯系縣機關單位發起“辦公桌添綠色”認購。短短兩周,他就幫助銷售鮮花640盆,銷售收入7800元,當圖爾貢握著厚厚一沓現金時,他對劉洋滿心感激。
村里主干道兩旁黃土裸露,風起時沙塵飛揚。劉洋經與村“兩委”商議,爭取后盾單位資金支持,購買2000棵柏樹苗和100公斤格桑花種,帶領黨員干部在道路兩旁補植樹苗、種植花種。經過細心養護,如今的村道,綠樹成行、繁花掩映。村民都說,現在出門就像逛公園。
走進村干部努爾阿米娜·艾麥提家,庭院干凈整齊,葡萄架郁郁蔥蔥,小菜園一片生機勃勃……“前幾年可不是這樣,”村黨支部書記亞尼塔克·居麥說,“村民院里亂糟糟的。”
在與村“兩委”和工作隊討論研究后,大家一致認為可以帶著村民發展投資小、見效快的庭院經濟。努爾阿米娜當即表示愿意帶頭示范。
說干就干,劉洋與工作隊員幫助她合理規劃庭院,一起清理雜物、平整土地、搭建葡萄架、種菜澆水。工作隊還請來種植能手,手把手傳授技術。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努爾阿米娜家的庭院美了,當年還有1500元的收入。
“現在家家戶戶都很重視整理自己的院子,既漂亮了,還能增加一筆收入。”村民帕提古麗·麥麥提說。
村里80歲的圖爾貢·阿西木和老伴住,子女不在身邊,劉洋經常上門看望。一次走訪時,他發現圖爾貢老人臥床不起,身上有傷。得知老人放牛時被絆倒拖行,卻不愿就醫,又怕子女擔心。劉洋驅車20公里將其送往縣城醫院,背著老人治療、辦手續,并聯系子女照顧,為讓老人在醫院安心治療,劉洋主動承擔起喂養老人家中牛羊的活兒。
康復后的圖爾貢·阿西木逢人就夸:“小劉,亞克西!”
這幾年,他幫助老人海仁薩·馬木提打掃庭院,幫助村民庫爾班·托合提創業就業,幫助村民麥麥提明·艾麥提收割小麥。劉洋說,差不多解決了村民困難訴求180件,辦實事好事120多件。
他的厚厚的日記本里沒有豪言壯語,只有一樁樁帶著泥土芬芳的小事。
鐘燕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