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場“圍爐夜話”
“圍爐夜話”現場。
1月21日晚,寒意襲人。廣西博白縣那卜鎮新屋屯百年客家圍屋前,一個火盆,數張凳子,2022年首場“圍爐夜話”如期舉行,村民代表和鄉鎮干部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
“2021年以來,我們新屋屯變化喜人。今后新屋屯怎么發展,大家出出點子。”那卜鎮黨委書記秦永群一席話,打開了大家的話匣子。
“村里這座客家圍屋,距今已有161年,記得上次說清理后打算打造成村史館,希望鎮黨委派一個有文化的干部來指導一下。”村民龐維說。
“我們村人多地少,要有一個發展規劃才行。”退休干部龐正科見多識廣,回村居住后,每天滿村轉,想的多建議也多,“村里還有不少斷頭路,這兩年買車的人越來越多,周末、春節開車回鄉不方便,如果能建一條環村路,連點成線,就好了。”
不知不覺,“圍爐夜話”進行了1個多小時。鎮黨委副書記盧智瑩的小本子上記錄了近10頁,她笑呵呵地說:“大家的建議非常好,落實情況會在下一場圍爐夜話上給個說法。請大家多參與、多支持。”“只要對村里發展有利,我們肯定支持!”現場村民異口同聲。
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林舒進介紹,博白是客家大縣,那卜鎮居民全是客家人,一到晚上,居民都有架起火爐,聚在一起烤火聊天的習慣。去年,“圍爐夜話”應運而生。
去年下半年起,那卜鎮在那卜村試點,針對村民關心的村容村貌、村務公開等熱點問題,由在村任職的選調生先行摸底調查,再由鄉村振興理事會成員在村民微信群,或電話通知方式,約定時間地點,由鎮、村領導和村民一起圍爐而坐,共商推動基層難題解決的辦法。截至目前,“圍爐夜話”已收集村民建議30多條。
林舒進透露,今年計劃在每個屯舉行一場圍爐夜話,“表面看,圍爐夜話只是干部群眾交流的一種形式,但其實是把群眾找干部,變成了干部找群眾,讓群眾更愿說、更敢說。”林舒進表示,今后將進一步探索服務基層新路徑,根據百姓訴求,不斷創新求變。(本報通訊員 林博濤 本報記者 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