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大學生村官們的內生動力,讓他們有“為”有“位”?河北省邢臺市通過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在強化管理、提升素質、搭建平臺等方面進行了政策引導,激發了大學生村官的創業熱情,全市1100多名大學生村官就像一股股新鮮血液,為基層組織和農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改革教育培訓方式是提升大學生村官素質的關鍵一環。邢臺市通過舉辦弘揚“玉蘭精神”主題培訓示范班和“解放思想論壇”報告會,大學生村官逐一進行形象展示和交流感想體會,從而增強扎根基層、創業富民能力和信心。全市所有大學生村官在“邢臺呂玉蘭好村官吧”展示工作成績,探討工作方法,截至目前關注量已達到1.6萬多人。同時,還將打造“邢臺市大學生村官培訓基地”,開展大學生村官電商創業工程,提高大學生村官服務“三農”的本領和創新創業的能力。
在鼓勵和支持大學生村官服務基層、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下,邢臺涌現出一批大學生村官先進典型,沙河市籌款修建高標準水泥公路的韓明霞、沙河市種植和制作工藝葫蘆的崔剛毅、邢臺縣種植五彩西紅柿的王東云、開發區創辦鄉村樂達幼兒園的馮立坤、大曹莊從“蘑菇哥”轉型“苗圃哥”的趙新楠等一批為民服務、創業富民的大學生村官,以實實在在的業績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贏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贊。
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讓有為者有“位”。邢臺市組織開展百名“學玉蘭·好村官”先進個人評選活動,并進行隆重表彰,在大學生村官中引起強烈反響。幫助村民把蔬菜大棚由原來的40個發展到100多個,每年能讓鄉親們增收200萬元的徐培培,今年1月被臨西縣任命為李樓村第一書記,2月被評為邢臺市“學玉蘭·好村官”先進個人。
據介紹,下一步邢臺市將從中遴選佼佼者在鄉鎮換屆時進入鄉鎮領導班子。與此同時,邢臺市注重進一步暢通優秀大學生村官流轉渠道,加大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定向招錄比例,每年還選調一批優秀大學生村官進入市屬國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