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中強調,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敢于吃苦、樂于吃苦”的精氣神,爭做“自找苦吃”的好青年,在與艱難困苦作斗爭中,經風雨、長才干,為強國復興事業貢獻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在“自找苦吃”中鍛造“寬肩膀、鐵腳板”。年輕干部具有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等自身優勢,但在基層一線,面對日益復雜的新形勢、新問題,如果不掌握群眾工作方法,不了解困惱基層的問題根源,年輕干部的優勢往往會演變成“有學歷沒能力、有想法沒辦法、有朝氣缺靜氣”等短板劣勢,進而制約年輕干部的進一步發展。對于每一位年輕干部來說,要想盡快成長成才,只有始終堅持群眾路線,走村入戶,拜群眾為師,誠心誠意向人民學習,了解群眾需要什么、盼望什么,使考慮問題、開展工作更貼近基層、更符合實際才能更贏得民心。只有盡早到艱苦環境中去歷練,到基層一線去墩苗、到矛盾熔爐去鍛造,才能永葆“越是艱難越向前”的干事信念、練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膽魄、增強“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本領。
在“自找苦吃”中鎖定“真問題、深矛盾”。到基層一線去,到群眾中去,深入調查研究,目的就是為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李強總理在答記者問時提到,“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截至目前,全國已經建立科技小院1048家,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技術服務覆蓋農林牧漁業的59類產業。15年來,科技小院從精準幫扶模式到產業扶貧模式再到鄉村振興模式,充分印證了一個道理,揣著問題去調查,研究才會有方向、有重點。年輕干部只有積極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多走走、多看看、多學學,既報喜又報憂,掌握的問題才會越全面,心中的辦法也就越多。只有學會在復雜的問題中不斷深究、不斷實踐,才能將在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具體實踐中發現問題的深層次矛盾,解決問題也就有了綿綿不斷的源頭活水。
在“自找苦吃”中取得“新作為、大成就”。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敲打打就能實現的。”作為一名年輕干部,要想握穩歷史的“接力棒”,只有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才能實現個人進步與國家發展的“雙向奔赴”。自找苦吃,就是要鐵肩擔當,靜下心、沉下身來磨意志、長本事,發揚釘釘子精神,心無旁騖攻主業,一心一意謀事業,既做顯功、也做潛工,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自找苦吃,就是要接續奮斗,不怕辛苦、不畏艱難,敢于較真碰硬、勇于破題闖關,在攻克艱難險阻中啃“硬骨”,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做真功,以一名年輕黨員干部的智慧、勇氣和汗水,書寫輝煌燦爛的青春篇章。(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委組織部 供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