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0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河北展開了今年第二次國內考察,此次習近平總書記進雄安社區、察黃驊麥田、看石家莊研究院。黨的十九大以來,京津冀3省市協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打造美麗宜居京津冀取得豐碩成果,雄安新區建設從藍圖到實景,這是非常振奮人心的,但如何穩步推進,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指出了方向。
抓實主題教育筑牢思想之基。今年4月開始,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這將是我們黨未來一段時間重要的政治任務,對于開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建設工作也是重中之重。不僅有利于各級黨組織增強自身的政治功能、組織功能,更是我們黨凝人心、辦大事的關鍵舉措。同樣也是廣大黨員干部提升思想政治素質、政治品質、政治能力的一次絕佳機會。黨員干部們要切實利用好主題教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始終同黨中央站在一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主題教育的總要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切實做到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
聚焦民生所需大興調研之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京津冀地區高質量發展,最終還是要體現到人民安居樂業上。這就要求我們要撲下身子、貼近群眾,真正沉下去、接地氣,發現并解決一批基層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幸福感、歸屬感。廣大黨員干部要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理論武裝,繼承發揚老一輩革命家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優良作風,積極主動向先進典型學,抽絲剝繭剖析問題,創新靈活解決問題,從公共服務、青年就業、教育資源共享、醫療條件提升、環境美化等多方面打造宜居新城市。人民群眾的笑臉和肯定才是我們工作的最大錦旗。
壯大特色產業匯聚發展之勢。河北省先天擁有京津的地緣優勢,要把握好、利用好,共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打造京津優質產業轉移基地,積極同國內外其他地區做好溝通,攻克原創性引領性科技難關。重視糧食供求問題,我們作為人口大國,保證糧食供給是不用質疑的,要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健全運行管理機制,適應新時代市場經濟和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京津冀地區的發展也要從打造實體經濟集群發力。(河北邯鄲市廣平縣委組織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