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委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號召全市黨員干部在加快發展、脫貧攻堅、文明建設、和諧穩定、效能提升和強基固本等六個方面開展“當先鋒做表率”活動,將脫貧攻堅作為最重大的民生工程、最重要的政治任務,注重發揮選派干部、大學生村官和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駐村扶貧中的主力軍和先鋒模范作用,有力地促進了選派干部和大學生村官宗旨意識的提升、業務能力的強化,也為桐城市快速推進脫貧攻堅注入了新活力。
為了確保扶貧政策精準到戶,黃甲鎮8名選派干部,利用山區茶季群眾大多在家的時機,開展貧困戶夜訪,用20天時間完成2782戶貧困戶再識別工作,剔除不合標準的貧困戶16戶。架起貧困村與幫扶單位之間的橋梁,組織結對人員與貧困戶開展結對活動3000場次,落實幫扶措施3000條。主動發揮選派單位優勢資源,改善貧困村貧困戶面貌。市交通運輸局為幫扶村黃甲鎮楊頭村修建通村主干道6公里,在全市率先打通治富路。市農委在結對幫扶村大力開展智力扶貧、科技扶貧活動,實施農民培訓750人次,帶領貧困戶外出參觀考察開眼界、找出路,為貧困戶安排4名農技專家結對,手把手教技術、強能力。
大力實施“增收計劃”、“就業計劃”、“基礎設施改善計劃”、“救助計劃”、“兜底計劃”,注重將幫資金、幫項目與扶智力、扶志氣相結合,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市委組織部在選派干部和大學生村官中開展電子商務專項富民行動,在貧困村、貧困戶中大力開展電商扶貧,全市共建農村電商服務站234個,有效促進了貧困村、貧困戶農特產品上網銷售。市財政局選派干部、唐灣鎮楊樹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汪智宏,利用微信眾籌幫助貧困戶銷售茶葉,實現銷售收入1.5萬元,并積極發展特色旅游,為貧困村經濟發展開辟了新途徑。充分利用桐城市大學生村官創業聯盟,選調5名優秀大學生村官在農業新型主體中掛職,發揮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聚合作用,穩定“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貧困戶增產增收,大學生村官王鋒掛職的牯牛背種植合作社與21戶貧困戶簽訂訂單合同,使貧困戶通過特色種植脫貧致富。鳳苑合作社在龍眠鳳形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朱順積極運作下,經過“六統一”管理,聚合能力進一步加強,17戶貧困戶的茶葉通過合作社平臺銷售,渠道得到穩定、利潤得到保障,貧困戶收入明顯增加。
在學習教育中加強農村黨員群眾觀念、宗旨意識、服務意識和志愿精神,促進農村黨員帶頭弘揚扶貧濟困的社會風尚,積極關心和扶持因病、因災、因子女上學等原因的致貧家庭。在今年的貧困村道路建設中,龍眠街道鳳形村在市農委選派干部倡議下,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家黨員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外出黨員主動返鄉捐資并志愿擔任理事會成員,在村內道路建設中籌資籌勞、協調征地拆遷、監督工程質量。在廣大黨員帶頭示范下,路基拓寬、整平等工作順利實施,許多農村能人黨員與本地貧困戶結成對子,由于在距離上更靠近、思想上更接近、感情上更親近,使得本地黨員對貧困戶的了解更透徹、更深入,他們的幫扶從小處著眼、從細處著手、從最需要處開始,在幫扶中更能切中要害,更符合貧困戶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