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員干部要練好調查研究這項“基本功”,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促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調查研究”。到村任職選調生作為培養成為黨政領導干部重要的“源頭活水”,更應堅定不移走調查研究群眾路線,堅持下深水、到一線,在“三進三出”做實做細基層調研“大文章”,以務實苦干、勇毅奮斗之姿為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
進院壩,出高樓,在“談笑風生”中摸透民情。“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李強總理在答中外記者問談到“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下去調研看到的全是辦法”,可見,調查研究對于摸透實情、解決難題至關重要。到村任職選調生要始終堅持把為人民群眾紓困解難作為調查研究的“指南針”和“定盤星”,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堅持開門納諫、廣開言路,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在與人民群眾同坐一張凳、同飲一壺茶、同吃一鍋飯的密切聯系中“察其言,觀其色,聞其聲,視其行”,做到既要聽順耳話,也能聽逆耳言,這樣才能聽到實話、察到實情、收到實效。
進田野,出車門,在“跋山涉水”中把準民意。“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時代楷模”黃文秀在跋山涉水、挨家挨戶地調查研究中把準實情、扶貧助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杰出貢獻。到村任職選調生一方面要走深走進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堅持深入田間地頭親眼看、親身悟,做到“腳下有泥、心中有底”;另一方面要堅持“庖丁解牛”“解剖麻雀”式工作方法,在千絲萬縷中找準線頭,在蛛絲馬跡中洞悉線索,做焦點矛盾的“顯微鏡”“望遠鏡”“放大鏡”,不斷提升“入木三分的眼力”“抽絲剝繭的腦力”“躬行踐履的腳力”,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手中有策、行動有方。
進廚房,出廳堂,在“豐衣足食”中溫暖民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強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決定事業興衰成敗”。到村任職選調生要強化調查研究跟蹤督導功效,做好調研“售后”工作,密切跟蹤關注調研進展情況,察看調研成果與實際工作是否存在脫節脫軌、水土不服。要以百姓之心為己心,緊盯“雞毛蒜皮”的小事和“愁眉苦臉”的難事,細致解決“生老病死”“柴米油鹽”等急難愁盼問題,把“做沒做”向“改沒改”轉變,始終堅持人民群眾“評分閱卷”,切實發揮以研惠民、以研資政的作用,以實實在在的成效提升幸福感,贏得百姓心。
作者: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郭北鎮青臺村主任助理 李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