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郴州市7名法務專家不遠千里,來到新疆吐魯番市托克遜縣,與當地司法系統深入開展法治政府示范創建、行政復議與應訴、公共法律服務等交流培訓。
2023年以來,郴州市采取“小組團”柔性援助模式,選派教育、衛生健康、政務服務、交通文旅、產業發展、國資管理等多個領域人才32人次,到托克遜縣對口部門單位開展援助工作,培訓當地技術骨干650余名。
培養“帶不走的醫療隊”。從手術室到義診下鄉,從三甲技術引入到中醫傳承,援疆醫療團隊的18名專家堅持技術“輸血”與人才“造血”并重,助力托克遜縣人民醫院通過二甲復審與胸痛中心國家級認證,填補12項技術空白,縣域就診率提升10%,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水平醫療服務。攻堅重癥救治,開展32項新技術項目,縮短腦梗搶救時間40%;貫通遠程診療,湘吐遠程監護平臺實現6542例心電監測與67例急癥會診實時聯動;融合民族醫學特色,推廣9項中醫療法,年服務超3000人次。巡回醫療覆蓋全縣鄉鎮,37場義診惠及萬余人;開發維漢雙語健康管理手冊,發放8000余冊;與12名本地醫生結對,遠程指導持續賦能。
打造“林果硅谷”。紅棗、杏子是托克遜縣的主要特色產業,是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援疆小組深入開展“紅石榴”林果科技培訓,培育23名當地科技特派員骨干,輻射150余名棗農,助力3.14萬畝紅棗產業提質。針對坐果率低難題,團隊扎根瓊排依扎村示范園,研發區域性方案,制定紅棗標準化管理手冊,現場示范關鍵技術,建立“科技特派員+示范戶”推廣網絡,使技術覆蓋率提升40%,紅棗坐果率提高30%,畝均增收2000元。針對林果產業升級,引入國家杏產業聯盟王玉柱團隊、新疆農業大學馬瑛團隊開展杏樹專項培訓;投資300萬元援疆項目推進林果提質工程,配套智能灌溉系統;開展林果培訓219場,培養技術農民6733人次。領辦12個示范園打造樣板,推廣果樹傳感器監測、病蟲害AI診斷等數字技術,建立紅棗品質溯源平臺,使優質果率提升至85%。林果產業實現從紅棗單一品種突破,到杏、葡萄等多品類技術覆蓋,以科技之力鋪就“智慧果鏈”。 (通訊員 鐘鐳 劉明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