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我來到貴州省興仁市新龍場鎮大屯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在村工作雖不足2年,但在大屯村,我已小有名氣,是大家的“隊長”。
之所以叫“隊長”,是因為我“手底下”有著一支300多人的志愿服務隊。大屯村很早就組建了這么一支隊伍,但是村里事務繁雜,沒有人統籌管理,也就未能發揮作用。在我來到大屯后,村黨支部書記章濤就把這支隊伍交給了我,還叮囑:“小龍,你們年輕人點子多,你想想辦法讓我們的志愿服務活躍起來。”隊長怎么當,如何讓這支龐大的隊伍發揮好作用,對于初入社會、沒有工作經驗的我來說,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我常常為如何安排好這龐大的志愿服務隊投入到工作中而苦惱,最初只能機械地組織在村的隊員開展清掃村里的道路,幫行動不便的老人收收菜、挑挑水,但是,大家參與的積極性都不高,我既納悶也難堪。后來適逢寒假,很多在我們志愿服務隊里的大學生返鄉回來,聊天時我了解到很多大學生是學美術、音樂、體育的,我決定用好他們的技能,賦能志愿服務。經過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商議,我們挨個動員,把有意愿和特長的返鄉大學生分到教育小分隊。我們在農家書屋開設“青春課堂”,為村里的小朋友們開展文體輔導,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與點贊,既幫助村里的小朋友度過了愉快的假期,也讓志愿服務更有凝聚力、行動力,還讓我對如何當好這個“隊長”的思路更清晰了。
初戰告捷,我繼續優化志愿服務,擴大招募范圍。每到假期,我提前通過村里“屯上人家”微信公眾號發布招募令,在全鎮招募到50位大學生,為村里的小朋友開展以課業輔導、專題科普、興趣培養、心理疏導等。現在,不只是大學生,村里的退休老教師、老黨員也加入到志愿服務活動。我們開設了“桑榆課堂”,經常性在廣場、院壩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常用法律法規等宣傳宣講。我們還組織志愿服務隊里的年輕人上門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村民,開展送醫送藥、聊天暖心等志愿服務。針對村里環境衛生不好的狀況,我們組建環境整治小分隊,開展義務打掃衛生。300多人的大隊伍,現在細分成多支特色服務小分隊,大家各司其職,開路挖槽,鋪設水管,調解鄰里矛盾糾紛,參與村級產業發展,忙得不亦樂乎。
一年多來,我在志愿服務活動中不斷學習、逐步成長,努力不辜負村民一聲聲“隊長”的熱乎勁。
龍洪澤
龍洪澤教孩子們手工折紙(黔西南州委組織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