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鍛煉時,經常有群眾反映宅基地問題,我就想搞明白農村宅基地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今年9月,河南選調生任亦杰撰寫的《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獲得2024年到村任職選調生優秀國情調研報告評選一等獎。“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她說。
在走訪了64戶村民、多名鎮村干部,實地調研了高溝村內所有的空地后,任亦杰理清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從政策分析和現狀調查兩方面著手,回答“應然”和“實然”兩個問題。“應然”就是通過梳理政策法規,了解農村宅基地管理應該是什么樣的;“實然”則是以她所在的高溝村為具體案例,探究農村宅基地管理的真實現狀。
調研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村干部帶著任亦杰去走訪農戶,村民誤以為村里面要分配宅基地。一下午,村書記就接到十幾位村民的電話。后來,任亦杰干脆“偽裝”成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最終才讓調研順利進行下去。
復盤調研的全過程,任亦杰深刻體會到,“要想讓政策執行不變味、不走樣,出臺前必須做更充分的調研和論證。”她希望通過她的報告,讓這個課題在更大范圍內被看到。
2023年9月,任亦杰就結束了為期兩年的基層鍛煉,但她與高溝村的故事仍在繼續。任亦杰認為,在高溝村的這段時光,給她整個職業生涯留下深深的烙印。“這兩年讓我更加了解基層群眾、基層干部和基層政府,回到市直機關后,這能幫助我判斷政策是否合理。”
本報記者 劉鳳雙